原告:杨某
被告:符某
【案情】
1997年2月28日,原告人到被告的某家电供应站购买健伍333VCD一台,单价3580元(有购物凭证),使用不久该机无声音无图像,为此原告多次到某家电供应站修理,但修理后使用几天又出现无声音无图像,无法使用,原告要求被告退货,被告拒绝退货。此后,原告投诉于涧西区消费者协会、涧西区技术监督局和洛阳市技术监督局,但均为解决。98年5月25日经洛阳市技术监督局对该机检验,结论是:该影碟机假冒健伍影碟机。
【诉辩】
原告诉称被告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欺诈消费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的规定,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符某返还购买健伍333—VCD影碟机款3580元以及赔偿经济损失3580元。
被告辩称该机是应原告要求由我供应站在进货时委托健伍影碟机专卖店对原装健伍CD机进行了改装而成的健伍333—VCD影碟机,因原告使用不当引起故障,不存质量问题,不同意退货及赔偿损失。
【审理】
被告符某自筹资金从事经营活动,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现某家电供应站已注销,应由符某承担民事责任,供应站售给原告健伍333—VCD影碟机经技术监督部门鉴定为假冒产品,已对消费者构成欺诈行为,被告主张该机是应原告要求改装而成的VCD影碟机不能提供充分证据,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原告要求被告给予退货,赔偿损失应予支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 由被告符某返还杨某购买健伍333—VCD影碟机款3580元,原告杨某同时将该机退还给被告符某。
二. 由被告符某赔偿原告杨某经济损失3580元。
三. 本案诉讼费296元由被告符某承担。
【解析】
本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刚刚生效后的第一例加倍赔偿案件,它的法律意义是充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击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特别注意的是:凡购买房屋、家电等消费品或者提供服务有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消费者都可依法要求加倍赔偿。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方式,包括虚构比价信息、虚构商品优惠幅度和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等欺诈手段。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中国互联网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尤其是电子商务市场的巨大潜力。然而,面对网店谋划的实质性问题,如产品选择、采购渠道等,人们需要谨慎应对。同时,文章还提醒人们警惕互联网上的虚假宣传,特别是在加盟等领域存在的骗局,呼吁人们在选择加盟或投资时需谨慎考察。
钟某和田某之间的商品房转让纠纷。钟某认为田某在房屋转让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返还多收的房屋转让款。对此存在三种分歧意见。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正确,田某应该返还多收的4000元,但不应当双倍返还。田某故意多报购买价格属于提供虚假情况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