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采取合理的抢救措施、及时报警、保护现场,并通知保险公司。根据交通大队做出的交通事故认定书,确定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的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或行人。
(一) 治疗终结:指损伤后病理变化经临床治疗后得到完全或部分恢复并维持稳定的时期。当事人可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是否治疗终结。
(二) 鉴定时机:鉴定时机应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的治疗终结之时,或因损伤所致并发症的治疗终结之时为准。在治疗终结后15日内,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伤致残可以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
当事人进行伤残鉴定时,应携带身份证或居民户口簿、诊断证明书、病历复印件和相关片子(如X光片、CT片)。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第七条规定,侦查机关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也不得设立鉴定机构。因此,当事人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伤残鉴定,并由有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司法鉴定机构根据国家标准对当事人的伤残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当事人或代理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以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相关费用由异议方支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知识,可以参考以下文章: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举证要求。首先,文章强调了前提条件,即交警部门的相关文件作为证据的基础。接着,详细列举了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证据种类,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的身份证明资料。然后,文章介绍了证明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成立的证据和赔偿事项的证据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
市民张某在骑自行车遭遇交通事故后所面临的维权问题。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涉及民事侵权赔偿和保险赔偿法律关系。赔偿义务主体和顺序复杂,受害人不能指望所有责任方都会主动赔偿。律师建议受害人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及时进行伤残评定或司法鉴定,并在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