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强险是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其赔偿范围在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中有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导致本车人员以及第三者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有义务进行赔偿。责任限额包括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以及被保险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无责任的赔偿限额。交强险责任限额即保险公司对每次保险事故中所有受害人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所承担的最高赔偿金额。
1、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为主要责任主体,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有责任进行赔偿。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或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和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是法律的强制规定,而非其本身的侵权行为。在保险责任限额内,保险公司有赔偿义务,不考虑肇事者是否有过错。只有在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或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才可以免责。但是,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前提是机动车投保的保险性质为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在实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之前,机动车投保的第三者责任保险性质为商业保险。在审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如果当事人主张权利基于商业性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人民法院应根据保险法、合同法以及保险合同的约定确定保险人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超出保险公司责任限额的部分,责任主体的确定取决于行为人是否有过错。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过错的一方为责任主体,应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双方都有过错,肇事双方为责任主体,根据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机动车一方为责任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第二种情况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责任主体为机动车一方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第三种情况是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机动车一方在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内作为责任主体,其余百分之九十的赔偿责任主体为有过错的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
在机动车之间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属于侵权责任。确定责任主体应考虑主观过错、违法行为、损害后果以及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确认赔偿责任主体需要查明是谁的过错导致了损害,当事人的主观过错及其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确认赔偿责任主体的关键。在一般的侵权法情况下,有过错的行为人应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无过错则无责任。然而,由于机动车在道路上的危险性高于非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损害时,即使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也要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3、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或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也不予赔偿,责任主体为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一方。
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规定为过错和意外,其中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对于造成损害后果的责任承担,机动车一方的过错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或受害人的过错有所不同。机动车一方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或受害人的过错仅指过失,包括重大过失,但不包括故意。理论界和实务界认为,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属于高速运输工具,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高速运输工具对周围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则不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是关于交强险赔偿误工费和护理费的法律规定。具体的赔偿项目需要根据每个案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在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上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新农保政策的筹资结构与支付结构。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支付结构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中央财政对新农保提供补助,这是继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新农保政策将逐步推开,并非立即生效。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及理赔流程。理赔需交警部门出具结案文书并准备相关证件及材料。三者车事故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修车发票。本车事故需提供修车发票并交回残值。对方不配合理赔可起诉。交通事故人伤出院后的赔付流程包括报案、定损、理赔等步骤,对受害人增开药物问题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时需要提供的各类材料。包括保险单及相关证件、事故证明文件、损失清单等。同时,如涉及第三者人身伤亡,还需提供医疗费发票、伤残鉴定书等额外材料。此外,交强险的特征法定性、强制性、广覆性及公益性也得到了阐述。
保险合同中关于超速行驶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的赔偿问题。保险条款中的责任免除情况需明确列举,超速行驶并非所有保险产品中的免责范畴。只有当具体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包含超速行驶时,保险公司才能免除赔偿责任。保监会的规定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