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各大商场中,试用品,试用装随处可见。消费者在试用的时候是否曾出现过不小心损坏这些试用品的时候呢?
当不小心损坏这些试用品的时候,面对商场提出的赔偿请求,消费者应该怎么办呢?到底该不该赔呢?针对这些疑问,我们通过下面的网友提问来问您解答。
网友提问:
今天在某商场买洗护产品,在其中一个展柜看到有相关产品的试用装,我就上前去咨询,可是附近无人,这时,商场的工作人员,走过来说该产品可以试用一下,于是我就上前拿起一瓶试用装来试一下,谁知当我拿起其中一瓶的时候,该产品直接从的盖子下掉落到地上。这时,傍边的工作人员立马走开,过了1分钟左右,该专柜的促销人员出来跟我介绍,当他看到那支烂了的香水,问我是谁打烂的,我就说:我刚刚拿起,它就掉到地上,这时,他没有跟我说要赔钱什么的,我就问他这个产品怎么样,他说挺好的,现在搞促销,于是我就买了两瓶,付款回来拿货的时候,他跟我说刚刚打烂的香水要我赔款,我说刚刚你又没有说,怎么现在又要说赔钱呢?他说,刚刚打完电话回公司,说要我赔,我就坚决说之前我付款的时候没有说,现在才说,有点坑人的感觉。最后在商场的协商下,我赔付了该香水的一半价钱,请问这样合理吗?
律师:
商家的作法不合理,也是不诚信的表现。商场为搞促销而摆出试用装,其服务员却脱岗,是对客户不负责任的态度。旁边的工作人员对顾客说可以试用,所以顾客去试用是没有错的。但在该产品在包装上存在较大缺陷的情况下,却没工作人员提醒顾客注意事项,至该产品直接从的盖子下掉落到地上,这不是顾客的过错,不应由顾客承担损失。问题发生后,促销员未提出赠偿要求,却在顾客付款取货时强行扣除其损失款,商家这种行为太无诚信。
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
第四条 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六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仿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七条 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当我们消费者在遭遇上面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冷静对待,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冷静的找出商家的瑕疵,并依据法律的相关规定,合法维权。
消费者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弱势的,因此合法保护自己的权益是法律所支持并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供参考。
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法律规定。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汽车产品相关活动的各方,制造商需履行召回义务并承担费用。当汽车产品存在缺陷时,需按照主动或指令召回程序要求组织召回。召回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安全,促进企业发展,并维护我国消费者国际经济利益。
梁先生在小米公司官网购买手机后,因遇到手机自动重启、程序丢失等问题认为公司虚假宣传而将其告上法庭的案情。法官认为小米公司的广告虽然夸大效果但并不构成民事欺诈,实际交付的手机与广告宣传的配置一致,只是广告描述过于夸张。不当的广告宣传并不等同于欺诈行为,
网络团购消费者如何维权的问题。当消费者遭遇网购欺诈时,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7日内无理由退货,并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所投诉。商家如果存在欺诈行为,需要进行3倍赔偿。文章还举了两个网购欺诈的案例,并详细说明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形式:虚
寻衅滋事罪的特性及其在法律中的应用。寻衅滋事罪被认定为一种“口袋罪”,因为其定义在中国刑法中不够清晰,范围模糊,难以明确判断是否犯罪。具体行为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损坏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关键在于行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