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工程分包合同纠纷属于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在提起诉讼之前,当事人需要确定工程分包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按照不动产纠纷确定管辖。然而,该规定并不包含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件。因此,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件应当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在签订工程分包合同时,甲方(即发包方)需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自身是否具有将工程分包的权利;
2、乙方(即分包方)是否具有实施分包工程的资质。
除了以上问题,还有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第一,建议业主应在招投标阶段明确指定分包内容,若业主招标文件不明确,应及时提出咨询。在总承包合同中详细约定指定分包工程的具体内容,明确承、发包双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关费用的收取方法。
第二,总包合同中应尽可能约定不包含指定分包工程内容,明确总包承包范围、工程工期等方面的约定。
第三,作为总承包人,应努力避免与指定分包人签订指定分包合同,争取使发包人与指定分包人直接签订指定分包合同,将指定分包工程变为总包合同外工程。
第四,若必须与指定分包人签订指定分包合同,应争取签订包括发包人、指定分包人在内的三方协议,约定总承包人仅履行总包管理职责,付款义务由发包人承担。
第五,应保存好施工过程中与指定分包人之间的往来函件、签证、会议纪要等原始书面证据资料。
第六,在指定分包工程的工程款经过总包账户时,可以在指定分包合同中明确约定,总承包人支付指定分包人工程款的前提条件是总承包人收到发包人的相应工程款。若指定分包人在没有满足该前提条件的情况下向总承包人主张工程款,视为违约,应承担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第七,若必须只与指定分包人签订指定分包合同,应与发包人、指定分包人明确约定,指定分包人的资金(工程款)必须先进入总包账户后再支付给指定分包人,严禁发包人直接向指定分包人支付款项。同时,可要求指定分包人提供履约保证金或履约保函。
建筑工程款的诉讼时效及结算方式。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则不予保护。中国采用的工程结算方式包括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结算、目标结算以及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涉及备料款的预付、扣还及违约责任等也做了详细规定。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的定义、法律规定以及内容和要点,分包商的责任归属以及违法分包的认定和法律效力。分包合同只有在总承包商将工程中的部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才具有法律效力。
关于工程承包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信息、双方职责、物资供应、工程款结算方式以及施工与设计变更等方面。合同中明确了甲方和乙方的职责,物资供应方式和工程款结算方式等细节,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质量要求。
工程未完工时工程施工费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况及相应的处理方式。根据法律规定,承包人只有在竣工验收合格后才有资格主张工程款。针对拖欠工程款的问题,承包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中断诉讼时效以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