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规 > 交强险赔偿中的主次责任解析

交强险赔偿中的主次责任解析

时间:2024-09-10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0902

交强险的赔偿责任及免赔情形

一、交强险的赔偿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对于不足的部分,按照以下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1.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二、交强险的免赔情形

1. 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交通事故的损失。

2. 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被保险人所有的财产及被保险机动车上的财产遭受的损失。

3. 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被保险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者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受害人财产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因价值降低造成的损失等其他各种间接损失。

4. 交强险不负责赔偿和垫付因交通事故产生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此外,交强险对医疗费用负责垫付,但对其他损失和费用不负责赔偿和垫付的情况包括: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驾驶人醉酒、被保险机动车被盗抢期间肇事、被保险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

三、交强险理赔注意事项

1. 在理赔时,需随车携带机动车辆的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大单的清晰复印件。

2. 出险后及时报案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重大事故。在拨打保险公司报案电话时,需要提供保单号码、出险时间、地点、事故性质等基本情况。

3. 对于临时牌照车辆,一般只办理了短期交强保险,并有规定的路线和时间。在规定范围以外发生的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

4. 当车辆在异地发生事故时,应及时报告保险公司,并由出险地的定损人员进行代查勘定损。赔付费用一般按照出险地的行业标准估价,若有局部损坏回到投保地才发现的情况,保险公司可补定损赔偿。

5. 如果被保险人要委托修理厂办理赔偿事宜,或将事故赔偿费直接划给修理厂,应亲自签订授权委托书,并报保险公司备案。每次修理时,与修理厂签订质量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交强险赔偿责任及免赔情形的相关内容。根据法律规定,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进行赔偿。若对以上内容仍有疑问,可在线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农保政策的筹资结构

    新农保政策的筹资结构与支付结构。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采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支付结构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中央财政对新农保提供补助,这是继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新农保政策将逐步推开,并非立即生效。

  •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和理赔流程

    事故认定书的开具及理赔流程。理赔需交警部门出具结案文书并准备相关证件及材料。三者车事故需提供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修车发票。本车事故需提供修车发票并交回残值。对方不配合理赔可起诉。交通事故人伤出院后的赔付流程包括报案、定损、理赔等步骤,对受害人增开药物问题

  •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所需材料

    机动车损失险理赔时需要提供的各类材料。包括保险单及相关证件、事故证明文件、损失清单等。同时,如涉及第三者人身伤亡,还需提供医疗费发票、伤残鉴定书等额外材料。此外,交强险的特征法定性、强制性、广覆性及公益性也得到了阐述。

  • 超速行驶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为何不全赔

    保险合同中关于超速行驶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的赔偿问题。保险条款中的责任免除情况需明确列举,超速行驶并非所有保险产品中的免责范畴。只有当具体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包含超速行驶时,保险公司才能免除赔偿责任。保监会的规定也对此进行了明确说明。

  • 商业车险退保的条件及所需材料
  • 车辆未年检导致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赔偿
  • 海关扣押车的处理程序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