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工程建筑 > 建筑工程纠纷 > 工程款纠纷 > 工程款支付方式有哪些,实际施工人如何行使诉权

工程款支付方式有哪些,实际施工人如何行使诉权

时间:2024-05-23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131

工程款支付方式具体有哪些

在建设工程中,工程款的支付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按月结算

按月结算是指根据工程师确认的当月完成的有效工程量进行结算。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可以进行旬末预支或月中预支,月底进行结算。竣工后进行竣工结算。

2. 分段结算

分段结算是根据双方约定的形象进度,将工程划分为不同阶段进行结算。例如,可以将一般工业民用建筑划分为基础、结构、装饰、设备安装等阶段。每个阶段工程完工后,进行结算。对于高层建筑,可以将每一层作为一个结算段。公路工程可以分为基础层和面层两个结算段等。

3. 竣工后一次结算

对于建设项目较少、工期较短的工程,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分次预支,竣工后进行一次结算。

4. 双方约定的其他结算方式

根据具体工程的建设规模、工期长短和合同价款等因素,发包人和承包人可以选择适合的工程进度款支付方式和结算时间。

实际施工人如何行使诉权保护自身权益

在工程款支付过程中,实际施工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1. 向合同相对方主张权利

根据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实际施工人可以向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主张权利,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实际施工人与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签订了合同,他们是转包或违法分包合同的相对方。因此,实际施工人应首先向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主张权利,这是实际施工人主张权利的主要途径。

2. 直接起诉发包人

根据实际情况,实际施工人可以直接向发包人提起诉讼。虽然根据合同的相对性原则,实际施工人应向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主张权利,但是考虑到转包和违法分包合同的无效性,实际施工人可以直接向发包人主张权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真正含义是,实际施工人可以直接向发包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 追加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

为了方便案件审理,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追加转包人或违法分包人为共同被告或第三人。这样可以方便查清案件的事实,分清当事人的责任,并便于实际施工人实现自己的权利。同时,实际施工人也可以将发包人和承包人一起作为被告主张权利。

4. 发包人只在拖欠工程款的范围内承担责任

根据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发包人只在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对实际施工人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如果发包人已经支付了工程价款给承包人,发包人就不再承担支付工程价款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实际施工人只能要求已收到价款的承包人支付工程款。

需要注意的是,《司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并没有明确规定哪些价款属于“欠付工程价款范围内”。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实践经验和建筑业计算工程造价的规则,工程价款范围应包括实际拖欠的工程款及其逾期付款利息、施工过程中发包人签证确认的价款以及因发包人的责任导致的实际施工人的停工、窝工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装修合同

    装修合同的详细内容。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店内装饰的设计及施工,乙方需按照甲方书面确认的装饰方案进行施工,包括平面图、水电图等。甲方有权对不符合其设计意图的部分要求返工,乙方需安全文明施工并为施工人员购买意外险。工程内容和合同金额按实际项目计算,分期付款方

  • 案情

    甲建筑工程公司与某保险公司签订施工人员人身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中明确了保险范围、保险责任等。工程公司挖掘机操作人员王某在操作挖掘机过程中遭遇山体垮塌意外身亡,其继承人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认为工程公司对王某无保险利益,合同无效。但根

  • 发包人的权利

    发包人在建设工程中的权利与义务。发包人有权检查作业进度质量、自行隐蔽工程及验收建设工程,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可要求施工人无偿修复。同时,发包人也有义务支付价款、接收建设工程并不得擅自使用未经验收工程。若因发包人原因导致工程停建或缓建,应赔偿损失。因计划变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变更条件和法律规定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变更条件和法律规定,包括协商变更合同、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变更手续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合同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包括实际施工人的举证责任、工程款结算的举证责任和欠付工程价款范围的举证责任。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 拖欠工程款的利息计算方法
  • 建筑工程一切险工伤可以报销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