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Pad商标使用权一直是苹果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重大门槛,26日,唯冠国际再次以中国iPad商标拥有者的身份向苹果公司叫价100亿元。支持唯冠国际叫价的还有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平安银行等8家银行。
2000年,唯冠国际实质控制的唯冠台北公司注册了iPad电脑等多种电子产品的欧洲与世界其他各地的商标。2001年6月和12月,唯冠国际全资的唯冠科技(深圳)公司又先后申请注册了两项iPad的中国商标。
2006年,苹果iPhone手机入市,并开始策划推出iPad手持电脑。在进入欧洲之时,发现iPad商标归唯冠公司所拥有,当时苹果公司以撤销闲置不用商标等理由要求起诉唯冠国际。然而,唯冠科技以企业仍有产品库存,且产品与苹果的产品相似为由获胜。
随后,苹果从唯冠台北手中以3.5万英镑购得iPad欧洲及其他各地的商标权。但iPad的中国商标权根本不在台北唯冠公司而归于唯冠科技(深圳)公司。
据唯冠国际人士介绍,苹果iPad进入中国时,曾与该公司多次沟通商标转让事宜,但一直没有就转让价款达成协议。而苹果认为当初与台北唯冠购买的商标使用权包括中国大陆,因而于6月到深圳中院起诉唯冠国际,后因苹果要求延期,案情至今未有结果。
就在唯冠国际与苹果公司讨价还价的时候,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唯冠出现债务危机,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平安银行自3月起,陆续查封了唯冠科技(深圳)公司的资产。目前唯冠国际全球的债务已高达4亿美元。
苹果iPad销售火爆,然而对于唯冠国际而言,iPad品牌并没有太多实用价值,目前唯冠国际资产已被查封,工厂已停产。分析人士指出,苹果公司并不是硬件厂商起家,其电子产品的商标大多被注册,因而需要到世界各地购买商标使用权,而这增加财务负担,降低竞争力。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商标侵权索赔的文章,找法小编推荐:
重庆“汤师傅” 称商标侵权索赔32万
商标侵权案赔偿金最大化策略
浅谈完善商标侵权损害赔偿制度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与国家标志、外国国家标志、政府间国际组织标志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带有民族歧视性、夸大宣传欺骗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商标禁用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得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
商标使用许可策略的关键点,强调其目的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益,更是通过扩大市场份额、增强企业声誉和加速企业发展来实现目标。在商标使用许可中,需要依法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并严格监督产品质量。商标所有人可以利用商标信誉,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来增加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