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补偿费分配程序的法律解读和规范
时间:2024-09-04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土地补偿费分配程序
第一步:成立分配工作小组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村民组织法》的规定,自2004年10月21日起,集体经济组织在收到土地补偿费后,应立即启动补偿分配程序,并成立分配工作小组。该小组由集体经济组织(如村委会、村民小组)牵头召集本组织成员(即村民)会议,并选举产生分配工作小组。
第二步:成员情况摸底
分配工作小组应了解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情况,确定参与分配的人员,并进行登记。
第三步:拟定分配方案
分配工作小组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提出分配意见,并拟定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该方案包括参与分配的人员、分配数额、分配方法、补偿费发放时间、提出异议的程序以及不能参与分配的原因等。分配方案拟定后,应公布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村民)并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
第四步:召开成员会议通过方案
征地补偿费分配工作小组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如村委会、村民小组)依法召开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即村民)会议,讨论并通过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会议应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村)的18岁以上过半数成员或本集体经济组织(村)三分之二以上的户代表参加。只有在超过半数的与会人员通过后,方案才能成为分配决议方案。
第五步:公开组织实施分配决议方案
分配工作小组形成决议方案后,将其提交村集体经济组织(如村委会、村民小组)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不少于7天。在公示期内,如有不同意见,可向分配工作小组反映。公示结束后,完善的方案将提交乡镇人民政府及区县农村或农业主管部门备案,并组织实施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已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人员在领取补偿费时,应携带该证件。分配机构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执行机构应同时收缴并销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根据上述程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及村民在分配方案存在异议时,可参考《土地管理法》和《村民组织法》,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和司法解释等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法院确认分配方案的违法性,并责令重新制定分配方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补贴下发情况查询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发放时间以及土地补偿费的定义和分配问题。夏粮和秋粮补贴分别进行公示和发放,时间因地区而异。土地补偿费包括多种费用,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民。具体的补贴发放和分配比例可能因地区而异,建议咨询当地相关部门获取准确信息。
-
征地补偿款被村委截留40%,合理吗
关于征地补偿款被村委会截留的问题。法律规定土地征收补偿款应归农村经济集体成员所有,而村委会截留40%是违法行为。相关法律规定要求地方政府公告补偿方案并接受监督,同时强调征地补偿费的分配应通过民主议定程序决定。但需注意,土地补偿费和征地补偿不同,征地补
-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归属问题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的归属问题。在双方完成互换登记或备案行为后,补偿款应归属于互换后的土地承包人。文章详细阐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方式。此外,还介绍了互换的性质和效力以及土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原则。
-
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
土地发证机关的相关知识。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土地使用证发证机关分别是县级或市级土地管理部门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需向相应机关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过核实后,政府将颁发土地使用权证书。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被征收的补偿分配问题
-
高速占地补偿款到底归谁
-
土地使用补偿款是如何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