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在汽车公司买车进行试驾时,由于操作不当,撞上了另一辆待售车辆,导致两车受损。双方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一致意见,汽车公司便将顾客告上法庭。近日,赣榆县人民法院审理了这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判决顾客赔偿汽车公司3000余元。
去年11月,丽华(化名)到星星汽车公司(化名)购车时,选中了一款汽车,并要求试驾。星星汽车公司的销售人员在核实其具有驾驶资格后,便将该款型一辆车的钥匙交给了她。丽华试驾时,因操作不当,撞上停在停车位上的另一辆待售厢式货车(车主与星星汽车公司共用一块场地),造成两车不同程度的损坏。丽华当即赔偿厢式货车车主1000元钱,但与星星汽车公司对试驾汽车受损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
星星汽车公司称,事发后,丽华表示同意购买该车,但又反悔,且拒不配合122事故中心处理。丽华则称,其在试驾时,星星汽车公司未和其签订试驾协议,也未索要驾驶证,所试驾的车也没有买保险,星星汽车公司没有提供合适的试驾场地,也存在过错。庭审中,双方同意对试驾汽车的维修费用、维修后的市场价值及2012年11月份同款车辆的市场价值进行价格鉴定。
法院经审理认为,丽华试驾时因操作不当造成车辆受损,侵犯了星星汽车公司的财产权益,应承担赔偿责任;但星星汽车公司未提供足够的试驾条件,应适当减轻丽华的责任。法院判定,丽华承担损失的80%、星星汽车公司承担20%。
根据价格认证中心的鉴定结论,受损车辆维修费用为850元,维修后车辆较同款车当时售价贬值1000元。此外,星星汽车公司支出鉴定费用2000元。星星汽车公司的损失共计3850元。法院遂判决丽华赔偿星星汽车公司3080元。
机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购买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受害人能否向保险公司提起诉讼,以及保险公司是否可直接向受害方支付赔偿金的问题。根据司法实践和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可直接承担赔偿责任并向受害方支付保险金。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旨在保护受害人权益,使受害人能及时获
存有争议的格式合同条款的相关问题。这些条款需符合货运合同的特点和目的,不得涉及一般性劳务或超出货运合同范围的事项。在解释格式条款时,如存在争议,应按照通常理解进行解释,并选择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此外,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的不一致情况也需特别
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地位,重点介绍了界定其法律地位的四个标准,其中签发运输单证和承担类似承运人责任是重要标准。文章还涉及审判实践中对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合同的处理方式,以及权利义务的界定和责任的承担。最后强调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在承担承运人责任的同时,应享
海啸和地震对车辆造成的损失在车险中的理赔情况。海啸损失在车损险的理赔范围内,而地震造成的车辆损失一般不在车险理赔范围,除非是由高空坠物引起。另外,文中还列举了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的情形,包括投保人故意伤害行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