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包括当事人提出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以及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如果当事人没有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那么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后果。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然而,在某些特殊诉讼中,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通常是原告)很难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这时就需要对方提供证据,并由对方承担不提供证据的不利后果。这就是举证责任倒置。
举证责任倒置主要发生在侵权诉讼中,具体情形包括:
对于因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引起的专利侵权诉讼,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个人对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加害人必须就受害人故意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加害人必须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建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所有人或管理人必须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必须就受害人有过错或第三人有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产品的生产者必须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实施危险行为的人必须就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对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疗机构必须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除了上述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外,还存在以下特殊的举证责任分配:
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主张合同关系变更、解除、终止、撤销的一方当事人对引起合同关系变动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由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代理权发生争议的,由主张有代理权一方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
在劳动争议纠纷案件中,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争议的,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在法律没有具体规定且依据相关司法解释无法确定举证责任承担的情形下,法院可以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举证能力等因素来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中国《工伤保险条例》中的举证责任倒置规定以及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情况。在工伤认定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各方提供证据,如用人单位不认同职工工伤认定,需承担举证责任。在特殊侵权诉讼和劳动争议案件中,也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按照法律规定,由特定一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