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名11岁男孩在上学途中遭遇交通事故,被一辆公交车轧死。男孩的父母决定将公交公司和电动自行车主人一同告上法庭,要求赔偿100万元的损失。昨天,双方律师在虹口法院进行了证据交换,法院将择日开庭审理。案件中提出的6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以及乱停车是否对事故承担责任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今年1月11日,虹口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发布了《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公交车驾驶员、电动车驾驶人以及违章停放的机动车三方都存在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对此次事故负有同等责任。
在调解失败的情况下,男孩的父母决定聘请律师向虹口法院提起赔偿诉讼,主要诉求包括赔偿丧葬金等经济损失,总计40余万元,以及精神损害赔偿60万元。
案件中提出的60万元精神损害赔偿引发了争议。根据惯例,法院通常不会判定超过5万元的精神损害赔偿。然而,律师解释称,精神损害赔偿本身无法客观量化,5万元只是一个指导性的数额,并非上限。此案中,男孩的家属遭受了巨大的精神损害,男孩年仅11岁,是一位有潜力的足球苗子,他的死亡使得家人的希望完全破灭。尤其是男孩的母亲,目睹儿子命丧车轮的惨状,将成为永远的噩梦。
公交车“霸王车”行为一直是交通难题,本次事故正是由于公交车违章变道导致悲剧发生。律师指出,事故发生后,公交公司的态度冷漠,肇事司机也没有对家属表示内疚和道歉。这种优越感和漠视交通安全的心态令人担忧。
本起事故中,违章停放的机动车导致男孩不得不骑到机动车道上,因此是否应该追究违章停车人的赔偿责任成为关注焦点。律师认为,违章停车人实际上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应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
事发后,逃逸的违章停车人都离开了现场,对于这些车主应如何追究责任,律师表示由于难以确定当时停放的违章车辆,因此原告目前仅起诉了另外两方侵权人。这两名被告应对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多人侵害行为直接导致同一损害结果的,构成共同侵权,侵权人之间应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本案各方责任人都应对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分配规则。赔偿权利人主要为与死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范围内的近亲属,分配原则不同于遗产分配,考虑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和生活来源等因素。债权人不能要求抵债,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不能通过遗嘱处分。
交通事故中全责车主死亡是否还用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全责车主死亡,其财产和保险公司仍要承担赔偿责任。在特殊情况下,如损失由受害人故意造成,保险公司则不予赔偿。因此,全责车主的死亡不能免除对责任受害人的赔偿责任。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交通事故后缺乏损害赔偿资金与能否继续开车的问题。对于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即使肇事者没有钱赔偿,只要驾驶证未被吊销仍可开车。对于伤害事故赔偿涉及的问题如轻伤的民事赔偿责任、涉嫌交通肇事罪时的法律风险等做了详细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