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死刑犯被执行死刑的情况下,其法定继承人应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如果刑事案件中的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在希望获得从轻或减轻刑罚以及与受害方达成赔偿谅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法院主持调解。调解时,被告人方应按照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如果无法达成赔偿谅解,法院调解不成,一般只判决物质损失,赔偿金额较低。如果进行另行民事诉讼,在确定被告人的刑事处罚后,被告人一般不愿意调解,法院一般只判决物质损失,赔偿金额较低。
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死刑的辩护往往只是形式化的。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的死刑案件中,虽然规定必须有律师参与辩护,但超过半数的辩护律师是由法院指定的,而非被告人家属委托的。实际情况是,法律援助只是走过场,律师接受法律援助案件后,法律援助中心支付象征性的办案费500元,导致很多辩护律师连案卷都无法复印(因为一般法院的复印费非常高),更别说能很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五条,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应根据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和具体案情,确定被告人应承担的赔偿金额。
对于造成被害人人身损害的犯罪行为,应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治疗和康复所需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而减少的收入。对于造成被害人残疾的犯罪行为,还应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对于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犯罪行为,还应赔偿丧葬费等费用。
综上所述,死刑犯在被执行死刑后,其民事赔偿责任应由其法定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文章指出故意杀人罪侵犯他人的生命权,其行为可以是积极或消极,但必须违反国家法律,不包括执行死刑和正当防卫等情况。文章还提及故意杀人罪的主体需具备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主观上要求行为人明知
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及刑罚变更。死缓期间若无故意犯罪,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刑罚减为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执行死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减刑。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日起算,无期徒刑考验期从入监日起算。
过错责任原则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该原则要求行为人基于自身过错承担民事责任,包括一般过错责任原则和推定过错责任原则。文章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行为的违法性、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过错。这些要件根据法律规定,确保了侵权
交通肇事逃逸现场勘查的一般程序。包括撤离现场、快速处置、现场勘查、签名确认、扣留相关证件以及预约事故处理时间等环节。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必须依法进行,确保及时、全面、准确。事后展开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