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请求人郑某菊因涉嫌犯挪用公款罪被宜昌市人民检察院决定刑事拘留,并于2000年7月28日被逮捕。然而,2000年9月11日,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草埠湖法庭对郑某菊取保候审并释放。最终,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3年12月23日作出(2003)宜刑终字第310号刑事判决,判定郑某菊无罪。
基于郑某菊的错捕错判经历,她于2004年3月1日和3月23日向当阳市人民法院和当阳市人民检察院申请国家赔偿。她请求两个赔偿义务机关赔偿被限制人身自由53天的赔偿金2650元,以及她支付的代理费、交通费、打印费等共计18400元。此外,郑某菊还要求赔偿她的实际工资损失30000元,返还余款80111.20元和保证金10000元,并返还非法扣押的9份有效债权凭证。
由于当阳市人民法院和当阳市人民检察院未能及时作出赔偿决定,郑某菊于2004年5月24日向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召开了听证会,听取了赔偿请求人郑某菊、委托代理人周浩,以及当阳市人民法院和当阳市人民检察院的委托代理人的意见。
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经审理查明,确认了郑某菊的错捕错判经历,并进一步查明了相关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确定了赔偿义务机关以及赔偿请求人的申请程序。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一审法院和作出拘留和逮捕决定的检察院应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因此,当阳市人民法院和当阳市人民检察院应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赔偿请求人应在被申请机关逾期未作出赔偿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在本案中,郑某菊应在2004年5月2日向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而不是等到2005年5月24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赔偿请求人提出的赔偿工资损失、代理费、交通费、打印费等请求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因此不予支持。此外,赔偿请求人提出的检察机关返还现金80111.20元的请求需要先依法确认是否违法,赔偿委员会不受理未经确认的赔偿案件。
本案涉及到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赔偿程序的规定以及赔偿范围的限制等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需根据不同情形来确定。在本案中,一审法院和作出拘留和逮捕决定的检察院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赔偿请求人应在被申请机关逾期未作出赔偿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在本案中,郑某菊应在2004年5月2日向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赔偿请求人提出的赔偿工资损失、代理费、交通费、打印费等请求不属于国家赔偿范围,因此不予支持。
失信被执行人在履行义务后是否可以撤销被列名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后,人民法院应在一定情形下删除失信信息,包括已履行义务、执行完毕等情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和方法,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间和相关法律规定。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合伙人的监督权利,包括非执行事务的合伙人对执行事务合伙人的监督,合伙人查阅企业账册的权利以及参与企业重大事务决定的权利。这些权利都是为了确保合伙人能够客观有效地了解并监督企业经营状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