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装饰建材时,消费者往往会遇到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等问题,这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为了解决装饰建材交易中容易引发争议的问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市消委会联合发布了《深圳市装饰建材买卖合同》示范文本。该示范文本对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约定,针对装饰建材行业的争议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专家认为,该示范文本的发布将有效地减少因信息不透明和记载不完整而引发的货不对板和以次充好的交易纠纷。消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市区两级消委会共受理了730起与装饰材料有关的消费者投诉,其中仅有9起是合同纠纷,占比为1.23%;而到了2009年,相关投诉咨询数量增加到了694起,其中合同纠纷占比达到了29.79%。货不对板和以次充好是装饰建材买卖中最常见的问题,同时还存在定金与订金争议、大单位报价、小单位收费、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深圳市装饰建材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全文仅有8条,相较于其他合同而言更为简洁。为了避免因信息不透明和记载不完整而引发货不对板和以次充好的交易纠纷,该示范文本在描述装饰建材基本情况时进行了强化。其中包括产品名称、品牌等级、生产厂家、规格型号、材质、数量、单价和总价等9项内容。在付款方式上,示范文本明确了定金、预付款和一次性付清三种方式,旨在防范经营者利用定金和订金概念误差,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该示范文本在交货方式、交货时间、验收和加工安装等方面作了更为明晰的规定,可以有效避免因约定不清而引发争议。在违约责任方面,示范文本加强了对卖方违约责任的追究,并明确了卖方应无条件退货并赔偿经济损失的两种情形:一是产品质量经检测不符合合同约定;二是产品与合同约定不相符。
买方支付首付款后因房贷政策变化导致不符合银行按揭贷款条件而主张解除合同的情境,指出买方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房贷政策变化并不属于不可抗力,可能被视为不可归责于双方的事由。对于一套房的买卖,法律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但在二套房买卖或限
石材采购合同的细节条款。合同涉及甲方(需方)和乙方(供方)关于综合楼停车场、中心餐厅至总台路面及停车场地面铺装工程所需石材的采购事项。合同详细规定了石材的规格、质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时间以及违约责任等重要内容,旨在确保双方权益,防止产生纠纷。
北京市针对外卖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的处罚措施。根据相关规定,外卖商家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子将会受到罚款,并需整改。北京市对一次性用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管理,禁止生产和销售超薄塑料袋,餐饮经营者应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对于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将给予罚款处罚。
标的物的风险承担问题。在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毁损和灭失风险在交付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后由买受人承担。对于不同合同和特殊情况下的风险承担,也有相应规定。如买受人违约、承运中的标的物、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情况都有明确的风险承担方式。另外,孳息归属原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