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 > 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因素

探讨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因素

时间:2024-03-08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315

我国刑事和解的司法尝试及其基本内涵

一、基本内涵的界定

刑事和解是一种与传统的国家强制对抗性刑事诉讼模式相对的刑事法律术语。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犯罪纠纷作为和解的对象、犯罪人与被害人、国家和一定社会组织作为和解的主体、和解作为一种自主性和自愿性的方式。

二、刑事和解的制度因素

(一) 刑事和解的参与主体

刑事和解的参与主体包括犯罪人与被害人、国家公权力机关和律师。犯罪人与被害人作为直接的当事人,是刑事和解的必要参与主体。国家公权力机关参与和解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信息和沟通平台,帮助解决纠纷。律师作为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具有中立的地位,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

(二) 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

刑事和解的案件范围应根据案件种类和具体情节综合考量。虽然一些国家将刑事和解仅适用于轻罪,但笔者认为仅以罪行轻重来划分范围有其不足。应将绝对不允许使用刑事和解的案件种类排除,其他案件由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案情斟酌决定是否适用刑事和解。

(三)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

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包括:被告人认罪并悔过,对方对案件事实无争议;当事人双方的和解必须自愿;符合法律允许的刑事和解案件范围。

(四) 刑事和解的责任形式

刑事和解的责任形式包括赔偿、道歉和倾诉以及加害人可能承受一定的刑罚处罚。赔偿是刑事和解最重要的责任形式,道歉和倾诉可以缓和纠纷双方的关系,加害人可能承受一定的刑罚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的和解问题及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和解问题的明确规定。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侵犯人权罪和侵犯财产罪,在被害人获得满意的赔偿和道歉后,可从轻处理被告人。但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有限制,如仅限三年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类过失犯罪不适用等。

  • 能够适用刑事和解的行为条件

      直接被害人是指“作为犯罪行为现实威胁或直接侵害的对象的自然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对象”。  因此,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有无和强弱对于案件能够适用刑事和解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这也是为什么只有人身危险性较小的轻罪案件方可适用刑事和解的缘由

  • 对审查逮捕阶段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探讨

      起诉意见书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案件侦查预审结果的最精要总结,是提起公诉和审理案件的重要基础,也为法律监督机关对侦查活动的监督提供了依据。下面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刑事起诉意见书的格式范文。  这部分内容是起诉意见书的写作

  • 公诉案件和解的范围有哪些

    因民间纠纷引起,犯罪行为涉嫌的罪名是《刑法》第四章、第五章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侵犯财产犯罪两类犯罪中的罪名,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刑事和解制度开创了我国公诉案件和解的先河,符合世界刑事司法改革的潮流,但是其在具体的适用过程中也可

  • 刑事和解公诉范围
  • 刑事和解制度如何实现正当性
  • 盗窃罪私了能撤案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