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影响
时间:2024-09-22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其条件
一、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已为法律所确认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这一法律规定从反面肯定了和解协议的效力,即当事人应自觉履行和解协议,而不是依赖法院的强制执行。同时,该法律规定了对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处理,即仍然执行原判决。
二、执行和解协议是经过司法程序确认的
和解是当事人对自己民事权利的处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只要这种处分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就应受到法律保护。然而,和解协议不仅是双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还需要执行员按照法律规定将协议内容记录在笔录中,才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这体现了法院的意志,因此和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三、执行和解协议可以产生中止或终结执行程序的效力
如果和解协议规定当即履行,执行程序也将终结。若和解协议约定了履行期限,在此期限内法院也不得按原法律文书执行。如果当事人在部分履行和解协议后反悔,已经履行的部分仍然有效。当事人完全按照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能以任何理由要求恢复原法律文书的执行,法院也不能依职权执行。
四、执行和解协议生效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
和解协议是实践性的协议,而不是诺成性的。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则该协议就失去法律约束力,此时只有原法律文书才具有法律效力。相反,如果已经按照和解协议履行,则原法律文书就不再具有强制执行力,此时和解协议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综上所述,全盘否定和解协议的效力会导致部分当事人随意违反和解协议,拖延执行时间。而过分强调和解协议的确定效力则会忽视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失去法律文书的约束作用,最终都不利于及时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应当在一定条件下产生。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扣押邮件、电报的合法性和程序
我国关于邮件、电报扣押的合法性和程序。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到法律保护,除国家安全和追查犯罪需要外,不得侵犯。扣押邮件、电报需满足条件,经过公安机关或检察院批准,并由邮电机关协助执行。解除扣押和返还邮件、电报也有明确规定。
-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的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判决生效后面临的执行包括送达判决书、被告人和辩护人的复核权利、罚金的支付、剥夺自由刑罚的执行、财产没收以及其他特定刑罚执行方式等。执行程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
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影响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如何执行标的达成协议。对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学者们存在不同观点。一些学者认为执行和解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因为它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
-
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及影响
本文是一份刑事和解协议书的内容摘要。协议书中提到了受害人和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以及发生的事件和伤害情况。协议书指出犯罪嫌疑人因一时冲动造成受害人伤害,并表示悔过,
-
仲裁裁决概念是什么
-
刑事案件民事和解书如何书写
-
中国与国际仲裁制度的差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