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一种行业性的民间活动,属于私人裁判行为,与和解、调解、诉讼并列作为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尽管仲裁是私人行为,但根据国家监督的要求,国家通过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决的执行进行干预。因此,仲裁活动具有司法性质,是中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仲裁制度是指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将民(商)事争议提交给第三方根据一定的程序规则和公正原则进行裁决,并有义务履行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1994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统一了全国的仲裁制度,使中国的仲裁制度与国际仲裁制度接轨。
在国际商事关系中,仲裁是当事人首选的有效争议解决方法。英国、美国等国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仲裁制度,尤其是大型商品贸易协会内部的仲裁(以下简称为“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商品贸易协会仲裁制度是在行业自治背景下形成的,用于解决行业内部纠纷。由于行业自治的特点和优势,该制度的仲裁程序突出了仲裁在解决纠纷方面的快捷性和专业性的优势。
广义上,任何类型的行业组织或协会为其会员提供的解决会员之间争议的仲裁服务都可以归入行业仲裁的范畴。然而,本研究仅限于从事商品贸易的行业协会提供的仲裁服务,不包括其他类型的行业组织提供的仲裁服务。例如,建筑仲裁、金融仲裁、证券仲裁和体育仲裁等行业性仲裁不在本研究的范围内。
仲裁裁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形式缺陷和实体错误。形式缺陷指裁决不符合某些国家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要求,例如未明确标注必要信息或未采用书面形式等。不同国家对于形式缺陷的态度不同,一些国家将其作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多数国家则允许仲裁庭进行修正。实体错误则
员工因违反公司规定造成重大损失而被辞退的合法性,以及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解决途径。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造成重大损失时,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公司无理由辞退员工的情况,员工可以通过协商、劳动争议调解、投诉反映、劳动仲裁和法院诉讼
中国**象屿集团有限公司与**米歇尔贸易公司签署的钢材买卖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效力争议。合同中的仲裁条款遵循国际商会仲裁院推荐的条款制作,双方约定了仲裁地点为北京,但未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据法律适用原则,应适用中国法律作为仲裁条款
新的仲裁司法监督制度中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及其对涉外仲裁的监督和制约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撤销裁决审查与仲裁协议效力异议审查的区别,以及撤销裁决审查和申请不予执行裁决审查的不同之处。在审查方式和效果上,撤销裁决审查具有主动性和广泛影响力,而申请不予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