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 >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的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时间:2024-04-2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5758

  缓刑就是监外执行吗?

  缓刑、假释就是监外执行吗?就是说在监狱服刑一段时间再出去,到外面在相关机关监督的情况下,老老实实的,剩下的刑期就在监外度过了,不用再进监狱了,是这样吗?

  中顾网律师解答:

  缓刑和监外执行并非同一概念,有其本质区别。缓刑针对的是比较轻的犯罪,大多3年以下;监外执行针对的是由于某种原因,罪犯不适宜在监狱执行。

  相关法律知识:

  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法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一定的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值得注意的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妇女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婴儿,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执行刑罚,可暂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执行,并由罪犯原属的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协助监督的一种特殊刑罚执行方法。患有严重疾病,一般是指患有不治之症或者病危,或者患有需要隔离的传染病。对于患有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疗无效的,年龄在60岁以上,身体有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身体残疾 ,失去劳动能力的罪犯,也可准许保外就医或监外执行。但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刑缓期 2年执行尚未减刑的罪犯,一律不准监外执行。法院在判决时发现罪犯具有上述疾病、怀孕等情况,即可以决定监外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才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的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当计算在刑期以内。当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后,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刑期届满,则应及时释放。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

    新刑事诉讼法下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监视居住是一种为保证侦查、起诉工作进行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检察院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适用情形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等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案件特殊需要或羁押期满而案件

  •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

    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律概念,该制度允许被判有期徒刑的罪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暂不收监或改为监外服刑。适用于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的妇女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罪犯。执行过程中,由居住地司法局执行,严格管理监督罪犯。不符合条件或违规的罪犯需及时收监。该制度体现了中

  • 监视居住与刑期折抵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监视居住与刑期折抵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每天监视居住可折抵刑期;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的,每两天监视居住可折抵一天。被监视居住者需遵守多项规定,如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不得与他人通信等。违规情节严重者可被逮捕或

  • 根据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规定的违约责任,包括质量不符合约定的违约责任和合同内容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补充协议。同时,文章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如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以及经营者应保证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此外,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法律规定也被提及。

  • 有前科的能不能判监视居住
  • 监视居住的执行地点
  • 实体店商家拒绝退货,消费者应如何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