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担保是指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根据保证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一般保证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对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保证人在不同的保证方式中所处的地位和受到的权益保护程度不同。一般保证中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在债务履行期满后,债务人未能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而连带责任保证中的保证人不享有先诉抗辩权,即债务人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没有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可以只保证本金债权,也可以只保证债权的一部分,还可以只保证已存在的债权,而不包括后续扩张的部分。约定的保证担保范围不得超出主债务的数额,否则超出部分无效。
在签订保证合同之前,企业应该仔细审查保证人的主体资格,确保保证人具备担保的条件和能力。否则,保证合同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企业在进行保证担保时,应当完善保证担保的程序。不仅应在主合同上签字或盖章,还应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明确保证方式、保证范围和保证期限等内容,以避免保证人丧失先诉抗辩权、保证范围扩大以及保证期限延长等不利后果。
企业在获得债权的担保后,应该加强对保证人的动态调查,防止出现保证企业变更组织形式、隐匿、转移抵押物甚至破产等情况,以确保债权能够得到实现。
企业在为第三人提供保证担保时,应进行偿债能力分析,避免仅凭个人之间的信任关系盲目提供担保,以防止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反担保追偿权的诉讼时效问题以及反担保成立的条件。担保追偿权是在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才能行使的权利,但在特定情况下,如债务人破产未申报债权,保证人可预先行使追偿权。担保人在行使追偿权时需遵守诉讼时效限制。反担保的成立则需具备几个条件: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
连带债务人与共同债务人的区别。连带债务人只在保证合同中承担连带责任,只在担保范围内承担责任;而共同债务人则对所有债务承担责任,包括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和其他连带义务人的份额。债权人可以要求连带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共同债务人,每个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和保证担保的当事人资格。保证人和债权人必须订立书面保证合同,保证人需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可以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而某些单位如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得担任保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