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在受到刑事处罚时是否必须双开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双开指的是开除党籍和政籍,也就是被开除党籍和政治职务的处分。根据公务员法规定,被判处刑罚的公职人员将失去继续担任公务员的资格。许多犯罪行为的公职人员在被判刑之前就已经被开除党籍,因为党内不允许存在犯罪分子。因此,对于犯罪并被判处刑罚(包括缓刑)的公职人员,应当进行双开处分。
开除公务员的决定必须由县级以上政府、党委或机关部门作出,县级以下机关没有这个权力。决定开除后,需要向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即提交处分决定。同时,处分决定应被放入个人档案。对于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开除处分后,如果有新的工作单位,其档案将由新单位管理;如果没有新的工作单位,其档案将由户籍所在地的人事部门下属的人才服务机构管理。
对于公职人员被批捕但未被起诉的情况,一般不会进行双开处分。不起诉是指检察院根据法定情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根据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情况,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检察院如果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也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依据是《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
根据该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对于违法违纪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在行政机关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如果已经依法被判处刑罚、罢免、免职,或已经辞去领导职务,应根据其违法违纪事实给予处分。行政机关公务员如果依法被判处刑罚,将被开除处分。
根据该规定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况,应给予开除处分。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被依法判处刑罚,也应给予开除处分。
简而言之,接受刑事处罚的公职人员必须进行双开处分,因为公职人员不应该有犯罪记录,需要保持一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然而,如果只是被批捕而未被起诉,即没有受到刑事处罚,就不需要进行双开处分。以上是关于刑事处罚对公职人员是否必须双开的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公务员界的超国民待遇现象。公务员因特殊地位和待遇优化而享有超过普通国民的待遇,包括工资待遇、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这种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政府已采取措施减少超国民待遇问题,如改革薪酬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和提升选拔透明度
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的适用与实践。文章介绍了公务员任职回避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回避的情形、程序和原则。通过案例分析,强调了任职回避制度的重要性和实践意义,有效执行这一制度有助于保障公务员的廉洁行为和公正执行公务的原则。结论指出公务员任职回避制度在我国的
酒驾是否有案底及其对子女考公务员的影响。酒驾被判刑可能会给子女考公务员带来困扰,影响政审结果。此外,酒驾还会暂扣驾照六个月,期间需参加学习和考试。不同地区和职位的政审要求不同,部分岗位可能不受影响。同时,酒驾行为会受到法律处罚,再次酒驾处罚更为严厉。
父亲被拘留后,其子女能否考公务员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父亲因违反法律被公安机关处罚或法院判决有罪,其子女在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因政审无法通过而受影响。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科级干部被拘留后的处分方式及是否会被送往监狱的情况,指出其是否会被判刑并送入监狱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