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修改:权力再平衡的关键一步
时间:2024-02-03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宪法修改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一、宪法修改的定义
宪法修改,又称为宪法修正,是指宪法制定者或依照宪法规定享有宪法修改权的国家机关或特定主体,根据宪法所规定的特定修改程序,对宪法规范中不符合宪法制定者利益或社会实际需要的内容进行删除、增加或变更的宪法创制活动。
二、宪法修改的影响
频繁的宪法修改对宪法自身的稳定性和政治的连续性产生消极作用,甚至可能破坏宪政治程序和社会秩序。为了减轻宪法修改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发挥其适应现实社会的积极作用,宪法修改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三、宪法修改的方式
宪法修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1. 全面修改:对宪法的全部内容进行改变。2. 部分修改:对宪法的部分内容进行改变。3. 无形修改:通过解释、解读等手段对宪法的内容进行间接改变。
四、宪法修改的程序
宪法修改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提案:在我国,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代表提议。2. 审定:在宪法修正案提出后,由法定有权机关进行原则上的审查与决定。这一程序在有些国家可能不存在。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在于决定宪法应否修改。3. 起草:在决定宪法应该修改后,由法定有权机关对决定修改的部分进行具体的草案拟定。设立这一程序的目的是决定宪法条文应该如何修改。4. 议决:在我国,宪法修正案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2/3以上多数通过。5. 公布:宪法修正案只有在公布后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我国由全国人大主席团负责公布宪法修正案。
五、总结
宪法修改是一种对宪法内容进行改变的重要形式。它涉及到宪法的稳定性和政治的连续性,因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宪法修改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提案、审定、起草、议决和公布等程序,确保修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只有通过合法程序并经过公布后,宪法修正案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企重大信息公开的要求
国企重大信息公开的要求。根据国企的性质和内部机密的特点,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某些重大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XX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省出资监管企业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公司治理、高管薪酬、人事变动、财务状况等。同时,要求信息公开必须真实、准确、及时,不得
-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
监察调查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序
监察调查人员在进行调查时所采取的各种强制措施的程序,包括讯问、询问、留置等调查措施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和要求。调查人员需出示证件并出具书面通知,并由至少两人进行,形成书面材料并签名盖章。重要取证工作需全程录音录像。监察调查程序包括立项、制定方案和实施、
-
新宪法修改的内容有哪些
根据修宪草案,第三十二条的修改内容包括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并在“自力更生,艰
-
宪法的修改与宪法的制定有何不同?
-
宪法的修改
-
选举法第5次修改 明确秘密写票制度防贿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