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听语残疾人在案件诉讼和审理中因沟通不畅而权益受损,本市检察机关正在与市聋人协会筹建刑事诉讼翻译平台联系人制度,在邀请手语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制度化合作,避免不准确的手语翻译带来的不利影响。
早在2004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就出台了《关于委托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试行)》,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也在工作中引入了手语翻译。然而,不断有残疾人到上海市聋人协会反映,因为上海手语有地域特征、部分手语翻译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他们在案件审理时无法得到准确信息,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此外,司法机关一般聘请聋哑学校教师担任翻译,选任渠道不统一,资格审查、回避制度难以实施。在聘用手续上,司法人员仅靠一个电话,翻译人员即按约到来,没有以委托书这种程序性文书的形式履行聘请手续,且司法机关事前很少掌握翻译人员是否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翻译人员回避制度形同虚设。
为更加规范委托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工作,上海市检察机关近日主动联系上海市聋人协会,计划双方协作,分别设立负责人和联系人各一名,确定专业翻译人员名录,检察机关每年对名录中的翻译人员开展资格审查,定期进行法律及相关培训。
口头辞退录音作为证据的问题。原先,未经对方同意私自录音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最新的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录音证据只有采用侵犯他人隐私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才会被排除使用。合法的录音证据需要符合一定条件,并有其他证据佐证。此外,《劳动
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原始证据与派生证据(传来证据)的区分。原始证据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比派生证据更可靠。法律依据方面,我国三部诉讼法均规定了证据的分类,包括物证、书证等,这些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根据。
民事审判中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并承担证据真实性的举证责任。人民法院会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以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真实性。当事人应及时提供证据,如无法按时提供
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以及证据的种类和确认标准。党员纪律处分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五种。证据种类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勘验笔录等,法院将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认,并依法做出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