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证据 > 手语翻译参与刑事诉讼需规范

手语翻译参与刑事诉讼需规范

时间:2024-12-1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6506

  为防止听语残疾人在案件诉讼和审理中因沟通不畅而权益受损,本市检察机关正在与市聋人协会筹建刑事诉讼翻译平台联系人制度,在邀请手语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制度化合作,避免不准确的手语翻译带来的不利影响。

  早在2004年,上海市检察机关就出台了《关于委托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规定(试行)》,公安、法院等司法机关也在工作中引入了手语翻译。然而,不断有残疾人到上海市聋人协会反映,因为上海手语有地域特征、部分手语翻译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他们在案件审理时无法得到准确信息,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此外,司法机关一般聘请聋哑学校教师担任翻译,选任渠道不统一,资格审查、回避制度难以实施。在聘用手续上,司法人员仅靠一个电话,翻译人员即按约到来,没有以委托书这种程序性文书的形式履行聘请手续,且司法机关事前很少掌握翻译人员是否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翻译人员回避制度形同虚设。

  为更加规范委托翻译人员参与刑事诉讼的工作,上海市检察机关近日主动联系上海市聋人协会,计划双方协作,分别设立负责人和联系人各一名,确定专业翻译人员名录,检察机关每年对名录中的翻译人员开展资格审查,定期进行法律及相关培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物证

    离婚案件中的证据种类。物证、书证书证、视听资料和证人证言等都被用作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物证以其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书证书证则以文字、符号、图形等形式记载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视听资料利用图像和声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而证人证言则是证人对案件事

  • 刑事诉讼程序规定的内容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开庭审判决定和通知、开庭审理的公开性、人民检察院的支持、开庭程序、以及陈述、讯问和发问等方面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案件后,若明确指控犯罪事实,应决定开庭审判,并遵循一系列诉讼程序,包括通知各方参与人、确定开庭日期、公开审理或不公开

  •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处理办法。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要求,涉及检察官和法官应立即停止工作等待上级决策。回避要求的处理程序需提交给法院院长或相应机关决定。回避决定作出后,应换人参与侦查、起诉和审判。驳回决定的申请人有权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诉讼

  •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当司法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关系时,应自行回避。如果未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回避申请的处理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的回避申请,被申请回避人员在决定作出前应暂停参与

  • 行政诉讼证据种类
  • 答辩人申诉答辩状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