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纠纷涉及的司法鉴定主要目的是确定医方是否存在过失或过错,并确定过失或过错与患者目前状况的因果关系。这些鉴定结果将为法院确定医方在患者死亡或医疗损害时的责任大小提供依据。
王某(化名),女,39岁。1991年11月30日因鼻阻、头痛1年到昆明市内一大医院就诊并住院治疗。经检查和初步治疗,医院诊断为左上颌窦囊肿,并于1992年1月7日为其做了左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然而,在术后复查时发现左上颌窦囊肿术后效果良好,但有手术后黏膜水肿。几个月后,王某又出现鼻阻、头痛、鼻腔分泌物增多和面部浮肿等症状,多次药物治疗无效。1994年3月,王某住进昆明市内另一家大医院,医生在鼻腔手术中发现了在第一次手术中遗留在王某上颌窦腔内的棉花球。王某因此将第一次手术的医院告上法庭。
2002年3月29日,法院委托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研究所对此案进行鉴定。经过大量调查和对原始资料的分析,研究所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次手术的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存在过失,将棉球遗留在王某的上颌窦腔内;棉球的置留与王某术后症状不消除、面部肿胀等形成有直接关系。
笔迹鉴定是根据人的书写技能和习惯特征,以及在字迹和绘画中的反映,来鉴别书写人的专门技术。主要任务是通过同一认定检验,证明文件物证上的笔迹是否为同一人的笔迹,以及证明文件物证上的笔迹是否为某嫌疑人的笔迹。笔迹鉴定不仅可以检验正常笔迹,还可以检验书写条件的变化、故意伪装笔迹、摹仿笔迹和绘画笔迹。同时,当同一人使用同一支笔书写时,也可以通过笔痕特征来确定书写人的身份。
张某与其前夫李某离婚后,李某要求张某写一份房屋所有权归张某的证明文件。张某答应了李某的请求,由李某书写了一份协议书,并由张某在甲方处签名。然而,数月后,李某通过法院要求张某支付补偿金。张某发现在协议书上多了一些她不知情的内容。为了证明协议书被李某擅自添加内容,张某申请进行文件检验。
司法鉴定研究所的检验人员仔细检查了协议书,并观察到协议书上的内容与"此致"的间隔关系发生了变化。经过显微镜下的观察,发现"此致"是先书写的,而"捌"是后写上去的。根据这些观察结果,研究所得出结论:送检的协议书先写了"此致",后来才添加了"我同意一次性补偿李某捌万陆仟元正了结无涉"的内容。
亲子鉴定是通过人类遗传基因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存在亲生关系的一种鉴定方法。常见的亲子鉴定情况包括丈夫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子、怀疑医院调错婴儿、非婚生子女要求确认父子关系、父母或子女要求移民被怀疑没有血缘关系、涉及计划生育超生子女确认以及知青返城超生子女或非婚生子女需要确认等。
小男孩超超(化名)的父亲洪强(化名)在与超超的母亲杨妮的离婚官司中声称超超不是他的亲生儿子。法院为此委托司法鉴定研究所对超超是否是杨妮和洪强的亲生子女进行鉴定。研究所根据亲子鉴定程序,分别抽取了洪强、超超和杨妮的静脉血样本进行检验。经过常规PCR检验,鉴定人员根据国际常用标准认定洪强和杨妮是超超的生物学父母,即他们是超超的亲生父母。
根据鉴定结果,法院作出判决,保障了超超的合法权益。作为亲生父亲,洪强有责任承担离婚后对儿子的抚养义务,不能以不是亲儿子为由逃避责任。
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主要涉及刑事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犯罪时的精神状态和刑事责任能力的鉴定,以及刑事案件受害人在犯罪行为发生时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能力的鉴定。此外,精神疾病的司法鉴定还包括涉及侵权纠纷的民事案件中侵权人的精神状态和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以及民事赔偿案件中当事人和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心理状态评估。
萧萧,女,13岁,学生。曾经身体健康,无家族精神疾病遗传史。然而,2001年10月24日,萧萧被老师用夹条抽打双下肢后出现了少语、怕上学、常做噩梦,并有自杀倾向,经常想起被老师打的情景。2002年2月4日,萧萧因情绪低落、少语、哭泣、想死、感压力大、睡眠困难、记忆力差等症状就诊于昆明市某医院,被诊断为抑郁障碍。2002年5月9日,萧萧因情绪低落、少语、哭泣、想死、感压力大、睡眠困难、记忆力差等症状再次住院,被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状态。经过多次就诊,萧萧的诊断结果一直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状态。为了解决此案,萧萧的父母决定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正。
2002年11月21日,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研究所对萧萧是否有精神疾病、精神疾病与外伤的关系以及伤残等级进行鉴定。经过仔细检查和精神状况的检查,研究所的专家得出结论:萧萧患有创伤性应激障碍后的抑郁状态,这种疾病与2001年10月24日被体罚有一定关系。根据鉴定结果,萧萧的伤残等级被确定为10级,属于智力残缺部分。
除了上述鉴定外,司法鉴定还包括家庭暴力伤害专项鉴定和美容损伤鉴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在受伤后应及时到医院接受诊治,以便进行伤情检验鉴定。而美容损伤被鉴定人则应携带司法鉴定委托书、相关病历和放射学影像资料,并持有效证件到达鉴定场所。
根据《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过错导致患者受损时,应承担赔偿责任。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构成医疗侵权责任的要件,可以通过司法鉴定来确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如果医疗机构
根据司法鉴定机构的司法过错鉴定,医疗行为存在医疗过错时,医疗过错赔偿标准如下:一是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的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确定;二是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计算;三是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需要对医疗过错进行技术鉴定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行政部门会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发生医疗事故后,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不经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
可以申请司法鉴定,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一般来说,在委托人初次与司法鉴定的机构签订好协议书之后的那天开始,需要配合司法机构完成医疗事故的鉴定。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了以下的几种情形,委托人及其家属,或者是事故当中的其他当事人可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