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公共安全罪 > 抢劫罪与诈骗罪是否具备刑事和民事责任

抢劫罪与诈骗罪是否具备刑事和民事责任

时间:2024-05-02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696

抢劫罪和诈骗罪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被害人死亡或丧失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在审理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时,可以进行调解,也可以根据物质损失情况作出判决或裁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资协议纠纷是否涉嫌诈骗

    投资协议纠纷与诈骗之间的关系。投资协议纠纷一般属于民事纠纷,但若涉及欺骗、欺诈投资者、非法占有投资者财物等行为则构成诈骗。当事人可通过和解、调解、仲裁或诉讼解决合同争议。诈骗罪的要件包括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使用欺诈手段骗取财物、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

  • 打架轻微伤谅解书的规格及法律知识

    打架轻微伤谅解书的规格和相关法律知识。谅解书应包括标题、谅解人信息、谅解事由、表达悔罪态度和原谅意愿以及请求处理方式等内容。同时,根据公安部规定,公安机关应在受理伤害案件后24小时内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并在一定时间内出具鉴定文书。

  • 信用卡诈骗刑事上诉状

    刘某某因信用卡诈骗被指控的刑事上诉案件。刘某某认为原审法院认定的信用卡诈骗金额错误,主张恶意透支的金额没有达到法定入罪数额,并且部分金额已经通过民事纠纷途径解决。她提出法律没有规定要累加计算恶意透支信用卡的金额,并且她已经归还了所有透支本金、利息和其

  • 民事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民事欺诈行为的性质和法律后果。民事欺诈行为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虽然与刑事诈骗罪有相似之处,但不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的,需承担民事赔偿

  • 信用卡逾期还款是否会导致刑事处罚?
  • 假冒担保人签名的法律后果
  • 非法集资个人刑事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