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额较大的含义
修正前、后的数额较大都指的是一次盗窃数额较大。对于前后两年之内仍在追诉期限之内的盗窃数额可以累计计算,但是以这一次构成犯罪为前提。对于有严重情节的,可以按照一般规定标准的百分之五十确定"数额较大"的标准。
2. 徐行犯
徐行犯是指为逃避法律追究,在特定的空间范围、较短的时间范围内分数次来完成的犯罪。如果符合徐行犯的要件,各次盗窃行为的数额可以累计计算。
2013年《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后的多次盗窃是指两年内任何一次都不单独构成犯罪但累计超过三次的盗窃。如果三次累计数额超过数额较大标准,并符合徐行犯特征,按徐行犯处理。如果不符合徐行犯特征,按多次盗窃处理。至于累计的数额,则不应再进行重复评价确定基准刑。
入户盗窃是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行为。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入户盗窃,可以适用《治安管理处罚法》。
携带凶器盗窃是指在盗窃过程中随身携带凶器,如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对于扒窃时使用的工具是否可以定性为凶器,应严格要求,不符合管制刀具特征的不应认定为凶器。
扒窃是指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扒窃行为需要区分是否使用刀片等工具进行扒窃,以及扒窃金额是否达到一定标准,如500元,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
1. 行为人明确地意识到盗窃行为的对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财物。行为人只要根据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常识推知该物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
2. 对盗窃后果的预见。如进入银行偷保险柜,就意图盗窃数额巨大或特别巨大的财物。根据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盗窃未遂但情节严重的,如盗窃数额较大的财物或国家珍贵文物等为盗窃目标的,应定罪处罚。
3. 非法占有不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为第三者或集体占有。对非法窃取并占为己有的财物,随后又将其毁弃、赠予他人或被他人非法占有,不影响盗窃罪的成立。暂时挪用或借用他人财物,无非法占有目的并准备归还的,不能构成盗窃罪。
盗窃的公私财物既包括有形的货币、金银首饰等财物,也包括无形的财产如电力、煤气、天然气等。对于偷拿自己家的财物或近亲属的财物,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对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处罚时也应与在社会上作案的有所区别。
被盗物品的价格应当以有效证明确定,对于不能确定的,应根据作案当时、当地的同类物品的价格,并按照相关法律解释的规定进行核价。
根据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行为也以盗窃罪论处: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其他可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发票、私自开拆或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窃取财物、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或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而使用、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使用,造成电信资费损失较大、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造成他人电信资费损失较大。
以上是对盗窃罪行为方式的法律解析。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专业律师团队。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其主体范围及犯罪行为特征。犯罪行为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刑罚。在界定主体范围时,需注意不仅限于企业职工的范畴,还包括其他相关人员。同时,在适用法律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高考作弊举报期限及有效诉讼时间、高考作弊入刑规定、教育部门对高考作弊的处理措施、高考作弊的产业化现象及应对之策以及替考行为的刑事处罚。举报高考作弊的期限为六个月内,有效诉讼时间也是六个月。今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将高考组织作弊行为纳入刑法,严重
未成年人多次盗窃的定性及预防措施。根据修正后的刑法规定,多次盗窃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盗窃行为的特征、认定及司法实践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盗窃,需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作,共同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
国家考试中作弊行为的法律后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组织作弊、情节轻微的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作弊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同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等行为也会被处罚。帮助他人作弊和出售考试试题答案等行为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作弊行为会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