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治安管理处罚法 > 治安管理处罚法法律法规 > 寻衅滋事犯罪的法律责任和防范措施

寻衅滋事犯罪的法律责任和防范措施

时间:2024-10-04 浏览:6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37785

某甲、某乙被指控的行为属于寻衅滋事犯罪还是妨碍公务犯罪?

第一种观点:寻衅滋事犯罪

根据第一种观点,某甲、某乙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多人(包括浴工、保安和警察),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他们的行为被认为是无故挑衅,肆意逞强,对社会公共秩序不予重视。即使民警出示了身份证件并询问情况,某甲、某乙仍然无视其身份,继续殴打,主观上符合寻衅滋事罪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妨碍公务犯罪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认为,某甲、某乙的行为构成妨碍公务罪。虽然他们在公共场所随意殴打多人,包括浴工、保安和一名未穿制服的警官(并且是在酒后滋事的情况下),但是民警出示了身份证件并询问情况时,他们应该意识到该民警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人,即执行公务的人员。因此,某甲、某乙的行为不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而是实质上妨碍了国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构成妨碍公务罪。然而,笔者对第二种观点持有异议。理由如下:

(1)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来看,某甲、某乙的行为属于酒后闹事,无故殴打他人,包括前来询问情况的民警。他们的主观心态表现为肆意逞强和挑衅,对社会公共秩序不予重视。甚至连警察也不放在眼里,照样随意殴打。这种主观故意完全符合寻衅滋事罪的要求。

(2)关于某甲、某乙是否具有妨碍执行公务的主观故意问题。该民警是单身一人未穿制服,只是出示了警察证件。是否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该民警向某甲、某乙表示了其在执行公务的意图呢?正如当事人事后所述,当时他们未意识到该人是民警,才动手殴打。被告人的陈述恰恰反映了他们当时的真实心态,即肆意闹事,无故殴打他人。综上所述,某甲、某乙的行为更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而不是妨碍公务罪。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含义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指医疗人员在医疗事故构成犯罪情况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严厉,包括剥夺财产权、政治权利及人身自由等。犯罪主体分为自然人主体和法人主体,法人主体主要指企业或组织。在医疗事故中,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

  • 外国人在中国的就业手续

    外国人在中国的就业手续流程。外国人在中国就业需要完成一系列手续,包括临时居留登记、就业体检、申请就业许可证、办理“Z”签证邀请函等。用人单位在聘用外国人时也必须先申请就业许可,并确保外国员工持有职业签证入境。如果外国人变更用人单位,必须办理相关手续。

  • 村民委员会未经同意提留补偿款的法律责任

    村民委员会未经村民大会同意擅自提留征地补偿款行为的法律责任问题。该行为被视为违法犯罪行为,并涉及法律依据和相关后果。文章还介绍了村民权益的保护措施以及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在干预村民自治事项时的责任。

  •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

    保管易爆危险物品的法律责任。保管人需要求对方提供资料和物品性质说明,并具备相应保管条件。若违反规定擅自保管,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存货人应说明物品性质,保管人有权拒收违规仓储物。单位犯罪将被判处罚金,并对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 校园欺凌是否构成行政违法行为
  • 如何追究重婚者的法律责任
  • 被派出所传唤的含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