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1、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1项(件)以上;
2、泄露机密级国家秘密2项(件)以上;
3、泄露秘密级国家秘密3项(件)以上;
4、向非境外机构、组织、人员泄露国家秘密,造成或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者其他严重危害后果;
5、通过口头、书面或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
6、利用职权指使强迫他人违反国家保守秘密法的规定泄露国家秘密;
7、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
8、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1、所谓"泄露"国家秘密,就是行为人把自己掌管的或者知道的国家秘密泄露给不应当知道的人。对于"情节严重"的定义,目前尚无司法解释。
2、本罪主体原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第二款扩大了解释,包括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可以作为犯罪主体,但应酌情处罚,一般理解为应比照从轻。
3、新《刑法》对泄露国家重要机密罪的量刑作了较大改动。
4、在处理泄露国家秘密罪案件时,要注意区分其与"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行为的界限。后者原规定于《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二条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刑法》修订时将其定性为间谍行为,应依《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的间谍罪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国家保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行为。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情的事项。根据刑法的规定,只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不是特别累犯的罪行。
综上可知,根据刑法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了解法律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律师。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三十二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
[4]《关于惩治泄露国家秘密犯罪的补充规定》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解释指出,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定罪处罚。被害人通过网络实施行为并提起诉讼时,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我国法律对于打伤受重伤的人导致其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文章中提及了认定故意杀人罪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安乐死的定性处罚问题以及自杀案件的定性处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