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导致新生儿死亡的赔偿责任问题
时间:2024-09-10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分娩 新生儿死亡 赔偿
案例介绍
张某诉宁波某医院医疗事故赔偿案,要求赔偿58万余元。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于8月11日作出判决,被告宁波某医院被判赔偿原告误工费、医疗费、鉴定费、丧葬费、交通费的90%费用计人民币1.49万余元,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8.5万元。
案件经过
2004年12月31日,张某因怀孕41周到医院检查,B超提示:胎盘部分老化,羊水偏少,医院建议住院,但张某拒绝。2005年1月2日,张某因阴道见红5小时,早上8时50分住产科。入院诊断为:“胎盘功能减退,羊水偏少、巨大儿?”,医院决定试产。试产胎儿正常。后因诊断为:“活跃期阻滞,巨大儿?”,医院决定行剖宫产术。1月2日下午4时40分,张某分娩出女儿。次日上午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当日下午5时,张某自行带女儿去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晚9时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先心呼衰”。1月4日,张某向宁波市卫生局医政处申请对女儿死因进行病理解剖。经查,新生儿死因为两肺重度羊水吸入致窒息死亡。3月,原、被告共同委托宁波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该医学会于同年3月23日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
原告主张
原告张某认为,医院的工作态度不负责任,存在医疗过失,导致女儿经医治无效死亡,被告应承担90%的民事赔偿责任。要求医院赔偿精神损失抚慰金、死亡赔偿金、医药费等费用58万余元。
法院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宁波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显示,根据产妇入院时的诊断情况,医院应该选择剖宫产分娩,但实际上进行了阴道试产。新生儿出生后被诊断为胎儿窘迫,但医院没有按照高危新生儿的规定进行巡视,当婴儿出现缺氧症状时,医院也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加重了后果的严重性。在新生儿转院过程中,医院没有提供方便有效的措施,也没有提供相关的医疗措施,如途中吸氧等。被告在收到鉴定书后未提出异议,也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推翻上述分析意见,因此法院认定了鉴定结论的分析意见。根据事故责任及本案实际情况,原告要求被告承担90%的赔偿责任及精神抚慰金是合理的。考虑到医方的过错程度、事故等级等因素,法院依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作出了上述判决。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案件分析及争议
一起医疗纠纷案件,患者因病情恶化在被告芦溪县大安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最终不幸身亡。针对此事件,存在三种争议意见,分别是被告应赔偿、被告不应赔偿但应补偿、以及被告不应承担责任。争议焦点包括是否误诊、抢救时间是否延误、助理医师的资质问题以及家长的责任等。
-
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分析
因医疗过错引发的纠纷案件。患者张某因咳嗽就诊被误诊为肺结核并接受治疗,后确诊为左上支气管肺癌晚期,最终死亡。家属向法院提起诉讼,主张县医院和县结防所承担民事责任。作者认为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应承担民事责任。判断医疗机构是否承担
-
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医疗费、丧葬费、保险损失费等各项损失
王华为妻子春梅购买康宁定期保险后,春梅因病去世,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的情况下,王华将春梅住院治疗的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的故事。医院因在治疗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春梅的血液病,导致诊疗时机延误,最终春梅抢救无效死亡,原告要求医院赔偿各项损失共计66931
-
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
四川达州人邱先生和湖北省新洲吴先生因医疗事故引发的膝盖损伤纠纷。两人均在三水区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由叶-茂医生植入钢钉后出现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医生叶-茂涉嫌非法生产医疗器械和进行人体试验。最终,医生受到处罚并被免去职务,医院也被罚款。
-
新生儿医疗事故赔偿
-
新生儿医疗事故赔偿标准解析
-
分娩过程造成小儿脑瘫 医院是否需要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