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冰雹等。
政府行为指的是征收、征用等行为。
社会异常事件包括罢工、骚乱等。
在适用不可抗力条款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是否约定,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不可抗力条款属于法定免责条款,如果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果约定的不可抗力条款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当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时,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存在以下例外情况:
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能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
第一百一十七条: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可以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本法所称不可抗力,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一十八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无法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
DDU未完税交货的定义、适用范围、卖方义务和买方义务。在这种交易方式下,卖方负责将货物运送到指定目的地,但不办理进口手续或卸货,买方必须承担税费和清关手续的费用和风险。文章详细阐述了双方在各种情况下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货物交付、许可证手续、运输合同、保
中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如何选择适合的贸易术语。除了常用的FOB和CIF术语外,还介绍了FCA和CIP两种更适合的术语。由于FOB和CIF的风险转移规则主要适用于非集装箱航运,对于其他运输方式存在不确定性,因此FCA和CIP在风险转移方面更为灵活和广泛适
国际贸易中的几种常见术语,包括货交承运人(FCA)、船边交货(FAS)、船上交货(FOB)、成本加运费(CFR)、成本运费保险费(CIF)、运费付至(CPT)和运费保险费付至(CIP)。这些术语涉及货物的交付、风险转移、运费负责、保险责任和关税责任等
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赔偿责任问题。一般来说,自然灾害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没有赔偿责任。但受害人如果购买了保险,可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获得赔偿;职工则可申请工伤认定,成功认定后获得相应赔偿。工伤认定包括多种情形,如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突发疾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