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类别 > 怎样定义和处理职务侵占罪

怎样定义和处理职务侵占罪

时间:2024-10-23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0931

职务侵占罪的概念及其构成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其中,公司指的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的非国有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指的是除上述公司以外的非国有的经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的有一定数量的注册资金及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的营利性经济组织;其他单位指的是除上述公司、企业以外的非国有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包括集体或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团体。

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动产不仅指已在公司、企业、其他单位占有、管理之下的钱财,也包括本单位有权占有而未占有的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拥有的债权。财物的形态包括有形物和无形物,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必须是利用自己的职务上的便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指的是利用职权及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岗位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是指利用本人职权或地位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或通过其他人员利用职务或地位上的便利条件。具体包括利用自己权力处理一定事项、指挥下属或利用其他人员的权限、控制他人等。
  2. 必须有侵占的行为。本单位财物指的是单位依法占有的全部财产,包括本单位以自己名义拥有或虽不以自己名义拥有但为本单位占有的一切物权、无形财物权和债权。侵占行为可以是将已持有的单位财物视为己物而加以处分、使用、收藏,也可以是利用职务之便骗取、窃取、侵吞、私分财物。无论是先持有而转为己有还是先不持有而采取侵吞、窃取、骗取方法转为己有,只要本质上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并利用了职务之便作出了这种非法占有的意思表示,达到了数额较大的标准,即可构成本罪。
  3. 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程度。如果侵占行为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即使有非法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的行为,也不能构成本罪。数额较大的起点数额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规定,是指侵占公司、企业等单位财物5000元至2万元以上。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具体包括:

  1.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但不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2. 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理、部门负责人和其他一般职员和工人,同样不能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
  3. 集体性质企业、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职工,国有企业、公司、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所有职工。

凡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利用职务或工作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的财物,应依照贪污罪的规定处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行为人妄图在经济上取得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处分的权利。至于是否已经取得或行使了这些权利,并不影响犯罪的构成。

认定

一、本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贪污罪的主体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 犯罪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而贪污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
  3. 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包括公共财物和私有财物;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
  4. 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本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而贪污罪对数额没有限制。
  5. 法定刑上有所不同。本罪的最高法定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而贪污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二、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共同侵占单位财物如何定性处理

对此有两种不同意见:

  1. 按主犯的基本特征定性。如果主犯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那么同案犯都定贪污罪;如果主犯的身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那么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同案犯定侵占罪。
  2. 根据主犯的身份分别定罪。如果主犯的身份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那么全案都定侵占罪;如果主犯的身份是国家工作人员,应分别定罪,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定贪污罪,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定侵占罪。

我们倾向于第二种意见,具体处理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三、本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财物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而盗窃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 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而盗窃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包括公私财物。
  3. 犯罪手段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实际掌管的本单位财物,而盗窃罪是采用秘密窃取的手段获取他人财物。
  4. 法定刑不同。本罪的最高法定刑为十五年有期徒刑,而盗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

四、本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 犯罪对象不同。本罪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而诈骗罪的对象是他人财物。
  3. 犯罪的行为不同。本罪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是用虚构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

五、本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两种犯罪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1. 本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而侵占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单位的财物而决意采取侵吞、窃取、欺诈等手段非法占有;而侵占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明知是他人的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埋藏物而决意占为己有,拒不交还。
  3. 本罪所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侵占罪所侵犯的对象仅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4.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而侵占罪所侵犯的客体是他人财物。
  5. 本罪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而侵占罪只有告诉的才处理。

处罚

犯本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吸毒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

    吸毒后驾驶机动车的构罪及刑罚问题。吸毒后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进行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刑法对危险驾驶罪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包括拘役和罚金。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包括主观方面和行为方式的

  •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

    未成年人发生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的问题。依据我国刑法规定,若双方自愿且女方年满十四周岁,则不构成强奸罪。对于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无论是否自愿,都视为强奸。强奸罪的认定包括暴力、胁迫和其他手段,如利用职权或特定关系迫使妇女发生性行为。但若是双方自愿且未造

  • 倒卖呼吸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倒卖呼吸机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呼吸机属于医疗器械,没有经营资质进行倒卖是非法经营行为。非法经营罪包括未经许可经营限制买卖的物品等。倒卖公司产品还可能涉及非法经营罪、走私罪等罪名。对此类行为,法律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罚。

  • 程序员参与赌博软件开发的刑事量刑标准

    程序员参与赌博软件开发的刑事量刑标准。文章指出,根据相关法律解释,程序员如为他人提供网络直接帮助,实施赌博犯罪活动,将被视为赌博罪的共犯。量刑标准依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及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等。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聚众赌博和开设赌场的区别以及相关的刑事法律

  • 破坏交通设施罪的具体法定刑
  • 拘留通知书的送达地点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和危害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