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缉私局的调查流程包括基本程序和侦查手段。基本程序包括受案、立案、侦查、破案和侦查终结。受案阶段,海关缉私部门接受公民举报的走私犯罪案件,以及其他部门和地方执法机关查获移交的走私犯罪案件和嫌疑人。立案阶段,经过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海关缉私部门应当立案。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机关处理。对于有控告人的案件,决定不予立案的,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
侦查手段包括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物证、书证、查询、冻结存款和汇款、鉴定、辩认和通缉。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必须由至少两名侦查人员进行,并告知犯罪嫌疑人其权利和依法获取供述的方法。询问证人时,应当告知证人其权利和义务。勘验和检查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和人身进行。搜查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及可能隐藏罪犯或犯罪证据的人进行。扣押物证和书证应当依法扣押,与案件无关的不得扣押。查询和冻结存款和汇款可以依法进行。鉴定可以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辩认可以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场所或犯罪嫌疑人进行。通缉可以对逃犯进行追捕。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拘传是将犯罪嫌疑人拘传到指定地点进行讯问。取保候审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取保候审,保证方式包括保证人和保证金。监视居住是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视居住。拘留是限制或剥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逮捕是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继续盘问是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盘问和检查。
只报关不退税的法律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报关和退税的概念及其关系,然后详细阐述了只报关不退税的情况,包括属于取消退税率但不属于免税产品的货物、免税产品的货物以及其他情况的处理方式。此外,还介绍了溢征退税的概念和范围。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海关人员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部门及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海关人员需依法履行职责,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海关行政复议的特点包括申请人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海关,因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权益而引起,复议机关是上一级海关。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向海关申报的时间要求及相关流程。收货人应在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十四日内向海关申报,否则需缴纳滞报金。海关报关流程包括填写报关单、预录入数据、查询报关单状态、准备其他单证、递单等步骤。如货物需要查验,报关员需陪同海关关员一同查货。整个
海关是否具有独立的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海关,各级海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并向海关总署负责。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同时,海关强制权包括扣留权、提取货物变卖权、强制扣缴关税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