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一审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被告人范某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
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11月14日4时15分,被告人范某驾驶一货车沿104国道由江苏省南京市驶往安徽省灵壁县,当行至明光市G104线970KM处时,因驾驶不慎与对向行驶的由张某某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发生相撞,造成两车不同程度受损,张某某当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事发后,被告人范某即驾车逃离现场。经明光市公安局《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人范某负此次事故的全部责任。2008年12月2日,被告人范某向公安机关投案,并与被害方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协议,共赔偿被害方各项损失合计人民币11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范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且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触犯刑律,构成交通肇事罪。公诉机关的指控成立,应予支持。被告人范某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减轻处罚。
法院考虑到,被告人当庭认罪态度较好且积极赔偿被害方的经济损失,确有悔罪表现,在量刑时可酌情从轻,对其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遂作出上述判决。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
交通肇事罪的法定立案标准,包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应当立案追究。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具有特定情形如酒后驾驶、无照驾驶等应定罪处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违章行为则不予立案。
交通运输安全中的犯罪问题。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并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犯罪主体包括一般主体、单位主管人员等。犯罪主观方面属于过失,但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故意的。刑法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不同刑级,根据事故严重程度和
单边离婚的条件和法律依据。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包括重婚、家庭暴力、分居等情形可视为夫妻感情破裂的证据。一方不同意离婚时,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解决。依据《婚姻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应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则准予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