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晚,殷某受陈某之托,驾驶父亲的汽车从上海出发为陈某运送冰箱到浙江湖州。途中,在318国道吴江段发生车祸,导致两名同乘人当场死亡。公安机关认定殷某对该起事故负全责。
死者父母于2005年1月26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殷某及其父亲赔偿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失费等共计人民币37万余元。
一审法院判决陈某赔偿18万余元,司机殷某负连带责任,殷父作为车主对儿子的赔偿款负连带责任。
陈某及惠某的父母对一审判决不服,认为惠某的死亡是由殷某违章驾驶车辆所致,故认为殷某应承担全部过错责任。陈某还主张惠某是受殷某邀请才搭乘汽车,与自己委托殷运送冰箱的行为无关,因此不应承担法律责任。
经审理查明,死者惠某的搭乘行为系受肇事司机殷某邀请。因此,惠某的死亡与陈某的托运行为无关,陈某作为冰箱所有人不应承担责任。司机殷某的肇事责任已由公安部门认定,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殷某被判赔偿死者父母人民币33万余元。车主殷父对机动车负有管理义务,故应对司机殷某承担的赔偿款负连带责任。
关于被盗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被盗车辆的原车主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肇事人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其他各种情况下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确定和承担主体,包括车辆属于单位所有、个体工商业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
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此类案件的主体、客体和法律事实具有涉外因素。规定明确了责任承担、伤残赔偿范围、死亡赔偿范围和计算公式以及受伤者收入损失的计算方式。伤者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包括收入损失、医疗护理费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关于监护人的规定。当监护人之间达成协议时,被确定的监护人需承担监护责任。若监护人未能履行职责或侵害被监护人权益,应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监护变更的情况包括监护人死亡、丧失能力、辞职、被撤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郑州分公司与中国外运河南公司之间的货物运输保险合同赔偿纠纷。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失,外运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法院认为根据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应对货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并判决保险公司赔偿外运公司相应的损失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