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
(二)被申请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证据、理由和法律依据;
(三)对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要求、事实和理由逐条进行答辩和必要的举证;
(四)对有关具体行政行为建议维持、变更、撤销或确认违法,建议驳回行政复议申请,进行行政复议调解等答复意见;
(五)答复的时间。
《行政复议答复书》应当加盖被申请人的印章。
被申请人提交的证据、依据和其他相关材料应当按规定装订成卷。
对海关总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海关总署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原承办具体行政行为有关事项的部门或机构具体负责提出书面答复,并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相关材料。
被申请人所属人员不得担任合议人员。对海关总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向海关总署申请行政复议的,原具体行政行为经办部门的人员不得担任合议人员。
对于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争议不大的海关行政复议案件,也可以不适用合议制,但应由2名以上行政复议人员参加审理。
合议人员应根据复议查明的事实,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的规定,提出合议意见,并对提出的合议意见的正确性负责。
合议人员或案件审理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的,应主动申请回避。海关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也可以指令合议人员或案件审理人员回避。
行政复议人员的回避由海关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决定。海关行政复议机构负责人的回避由海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决定。
调查取证时,行政复议人员不得少于2人,并应主动向有关人员出示调查证明。被调查单位和人员应配合行政复议人员的工作,不得拒绝或阻挠。
调查情况、听取意见应制作笔录,由被调查人员和行政复议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一)申请人提出听证要求的;
(二)申请人、被申请人对事实争议较大的;
(三)申请人对具体行政行为适用依据有异议的;
(四)案件重大、复杂或争议的标的价值较大的;
(五)海关行政复议机构认为有必要听证的其他情形。
第三人不参加听证不影响听证的举行。
公开举行的行政复议听证,因听证场所等原因需要限制旁听人员数量的,海关行政复议机构应作出说明。
对人民群众广泛关注、有较大社会影响或有利于法制宣传教育的行政复议案件的公开听证,海关行政复议机构可以有计划地组织群众旁听,也可以邀请有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监察部门、审计部门、新闻单位以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人员参加旁听。
(一)由主持人宣布听证开始、核对听证参加人身份、告知听证参加人的权利和义务;
(二)询问听证参加人是否申请听证人员以及记录员回避,申请回避的,按照本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办理;
(三)申请人宣读复议申请并阐述主要理由;
(四)被申请人针对行政复议申请进行答辩,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进行阐述,并进行举证;
(五)第三人可以阐述意见;
(六)申请人、第三人对被申请人的举证可以进行质证或举证反驳,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第三人的反证也可以进行质证和举证反驳;
(七)要求证人到场作证的,应事先经海关行政复议机构同意并提供证人身份等基本情况;
(八)听证主持人和其他听证人员进行询问;
(九)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没有异议的证据和证明的事实,由主持人当场予以认定;有异议的并与案件处理结果有关的事实和证据,由主持人当场或事后经合议予以认定;
(十)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可以对案件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进行辩论;
(十一)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进行最后陈述;
逃避海关关税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逃避缴纳税款将受到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具体视逃避税款的数额大小而定。扣缴义务人若采取同样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已扣、已收税款也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于多次违法行
正常报关是否构成走私行为的问题。文章明确指出违反海关法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逃避海关监管,偷逃应纳税款等行为被视为走私行为。同时列举了走私行为的具体情形和处罚规定。正常报关并未逃避海关监管和缴纳应缴税款的行为不属于走私行为。
海关行政复议的目的、适用范围、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和权利,以及行政复议人员的资格和权利。旨在规范海关行政复议程序,发挥行政复议制度在解决行政争议、建设法治海关中的作用。文章详细列举了海关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责和行政复议人员的权利与义务。
中国对进口和出口矿产品的检验规定。进口矿产品包括铁矿石、锰矿石、铜精矿砂和铬矿石,检验内容包括质量、成分含量等。出口矿产品主要包括氟石、矾土等,其品质要求和检验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煤炭等可燃固体矿物,实施质量许可证制度以确保出口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