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
1 .法律行为及其特点
广义上理解,作为有法律意义和法律属性的行为是法律行为。而狭义上理解,法律行为是指民法学上的法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所谓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公民或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 l )是民事主体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权利义务为目的的行为。
( 2 )是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的行为。
( 3 )应是合法行为。
2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 l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 2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要真实。
( 3 )标的合法。
( 4 )标的须可能和确定。
3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
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欠缺民事法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不发生当事人预期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
4 .可变更、可撤销民事法律行为
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虽已成立,但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生效要件,可以因行为人撤销权的行使,使民事法律行为自始归于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是相对无效,是否有效,取决于当事人的意志。
5 .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和可撤销的法律后果
( l )返还财产
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当事场民事法律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对方。
( 2 )赔偿损失
民事法律行为被确认无效后,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赔偿对方的损失;双方有过错的,则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 3 )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返还第三人
如果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6 .法律责任的特点和分类
法律责任是由违法行为引起的依法应承担的责任。法律责任不同于其他社会责任:
其一,它的范围、性质、大小、期限,都在法律上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其二,法律责任的认定和追究,只能由国家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来进行;
其三,法律责任的实现是由国家强制力作保证的。
按违法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违宪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和经济法律责任。城法律责任,首先需要坚持合法、合理原劝。其次是民主、公正原则。
7 .熟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8 .熟悉效力未定的民事法律行为
9 .熟悉法律制裁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恶意谈判的法律责任问题。当事人假借订立合同进行恶意磋商、隐瞒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以及在谈判过程中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均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责任以受损害当事人的损失为限,包括直接利益减少和失去与第三人订立合同的机会的损失。
轻微打架斗殴事件的处理方式。涉及民事赔偿的轻微伤,可通过法院诉讼解决责任比例问题,双方可能都会受到行政处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可调解此类纠纷,调解不成功或未履行协议则依法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提起民事诉讼。
抚养权纠纷的告诉期限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抚养权纠纷的审理实行二审终审制度,上诉案件应在规定时间内审结。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确定抚养权的离婚程序,包括不同情况下子女的抚养安排和抚养关系变更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