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动关系的认定 > 最新工龄计算标准:员工工龄影响工资待遇及福利

最新工龄计算标准:员工工龄影响工资待遇及福利

时间:2024-07-30 浏览:6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31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工龄计算规定

第一节 停工、歇业或缩减生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第三十九条规定,企业停工、歇业或缩减生产后,被调派至其他企业工作的工人职员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同样,当被遣散的工人职员在企业复工复业或扩大生产时重新回到本企业工作,其遣散前与复工后的本企业工龄应合并计算。

第二节 转让、改组或合并企业

在企业转让、改组或合并时,原有工人职工仍留在企业工作的情况下,其转让、改组或合并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

第三节 工伤医疗期间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工人在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期间的医疗期间,应将其全部计算为本企业工龄。

第四节 疾病或非因工医疗期间

对于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而停止工作的工人,在6个月以内的医疗期间,可以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如果工人回到原企业工作,除了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计入工龄外,其前后本企业工龄应合并计算。

第五节 调动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对工作者进行调动时,无论是调动前还是调动后,其本企业工龄都应连续计算。但是,对于解放前确因业务需要调动工作且有确实证明的情况,才能将其本企业工龄连续计算。

第六节 离职

对于解放前在本企业工作,曾经被迫离职后又回到本企业工作的工人,如果有确实证明,并经工会小组讨论通过后,并经劳动保险委员会批准,可以将离职前与回本企业后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为本企业工龄。

第七节 学习期间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派国内外学习者进行学习时,其学习期间及调派前后的本企业工龄应连续计算。对于解放前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调派国内外学习业务者的情况,除学习期间不计入工龄外,其调派前与回本企业后的本企业工龄可以合并计算。

第八节 离职期间在敌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斗争

在敌伪及国民党反动统治下,工人因反对其统治压迫而被迫离职,在离职期间被敌伪及国民党政府监禁后仍继续斗争的情况下,其在监禁期间及离职前与复职后或转入其他企业工作的本企业工龄均应连续计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方式

    企业裁员补偿金的支付方式。根据劳动法规定,补偿金通常一次性发放,按劳动者在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月工资高的劳动者也有相应的支付标准。合法裁员需遵循一定程序,包括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等,并支付经济补偿金。裁员时必须符合规定的条件,否

  •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在诊断、观察期间,工资标准依据诊断结果确定。劳动者未患职业病时,应保证其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若确诊为职业病,观察诊断期间应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用人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 离职补偿金的月平均工资如何计算

    离职补偿金的计算方式。按照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离职补偿金依据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计算。补偿标准取决于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同时,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法,应支付额外经济补偿金以保护劳动者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医疗费
  • 2020年离职赔偿金标准
  • 害赔偿项目和计算办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