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价值是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约定并在合同中明确记录的。通常情况下,合同当事人会根据保险财产在订立合同时的市场价格来估算其保险价值。对于无法通过市场价格估算的财产,双方当事人会约定其价值。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事先约定保险价值的合同,采用这种保险合同的保险被称为定值保险。在定值保险中,无论所保财产当时的实际价值是多少,当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时,保险人都会按照保险合同上载明的保险价值来计算赔偿金额。
保险价值可以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根据当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确定。不定值保险是指需要在保险事故发生后确定保险赔偿金额时才去确定保险价值的保险,采用不定值保险方式订立的合同被称为不定值保险合同。对于不定值保险的保险价值,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并不加以确定,因此,不定值保险合同中只会记载保险金额,而不会记载保险价值。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金额是保险人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责任的最高限额,也是投保人缴付保险费的依据。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根据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价值是确定保险金额的依据,保险金额可以低于保险价值,但不得高于保险价值。如果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超过的部分将被视为无效。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可以存在以下三种状态:
这种情况被称为足额保险。在足额保险中,如果保险标的发生保险事故并遭受损失,被保险人可以获得与实际损失价值相等的保险金赔偿。
这种情况被称为超额保险。超额保险的原因可能是投保人和保险人未能准确掌握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或者保险合同订立后保险财产的实际价值下降,或者投保人故意虚报保险财产价值等。对于超额保险,不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保险金额超过保险价值的部分都是无效的,被保险人无法获得超额的经济补偿。
这种情况被称为不足额保险。在不足额保险中,保险人按照保险财产的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借款人工资账号不属于财产权利,不具有相应的经济价值,所以是不能质押的。(二)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三)依法可以转让的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对方转让债权。
一是“有损失,有补偿”;投保人和保险人未约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的,保险标的发生损失时,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为赔偿计算标准。超过保险价值的,超过部分无效,保险人应当退还相应的保险费。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除合同另有约定外,保险人按照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