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了规避责任往往不会给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等,一旦出现工伤的情况下,都会采取与劳动者签订一次性的工伤赔付协议。那么大家知道发生工伤后签订工伤赔付协议是否有效吗?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哦。
发生工伤后签订工伤赔付协议是否有效
在2010年5月17日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指南》中,对工伤赔偿协议效力的认定原则进行规定:“劳动者受到工伤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赔偿协议后,劳动者又提起仲裁和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赔付的,对该协议的效力应当区分情况处理:
(1)如果该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已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前提下签订,且不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的,应认定有效;但是如果劳动者能举证证明该协议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等情形,符合合同变更或撤销情形的,可视情况作出处理。
(2)如果该赔偿协议是在劳动者未经劳动行政部门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的情形下签订的,且劳动者实际所获补偿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可以变更或撤销补偿协议,裁决用人单位补充双方协议低于工伤保险待遇的差额部分。”可以看出,在排除被认定为无效情形的可能的前提下,该规定总体上将“是否已经认定工伤和评定伤残等级”、“是否存在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所获补偿数额是否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作为判断工伤赔偿协议是否可以被“变更或撤销”的条件,即原则上不应当随意否认该协议的整体效力,但是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或者明显低于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才能够予以变更、补足或撤销。
实务中,是否存在“重大误解与显失公平”是认定协议是否有效的核心因素,上述规定中,之所以将“评定伤残等级”作为首要区分要素,也是因为能够达到初步减少存在重大误解及显失公平的可能性。劳动者在得知伤残等级结果后,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计算出来大致符合法定标准的数额,在此情形下签署的工伤赔偿协议更接近双方尤其是劳动者一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显失公平与重大误解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属于意思自治和法律强制能够相互平衡的接受范围。
在苏州人社局和苏州中院公布的2018年度十大典型案例中,对此问题又进行了案例指导规范:“劳动者在工伤等级确定前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符合显失公平条件的,可获全额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关于“发生工伤后签订工伤赔付协议是否有效”的相关内容,不知道有帮助到各位小伙伴吗?小编提醒大家,为了提高签订的工伤赔付协议的效力,用人单位一定要对员工工伤经过综合考量再签订。如果您后续还有什么不懂的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手心律师网的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进行专业的解答。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是否可以申请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只要符合法定工伤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等,都可以申请工伤。同时,视同工伤的情形也包括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伤等。最
企业与大会组织者之间签订的独家广告赞助合同。合同确认了甲方的独家赞助地位及享有的权益,包括宣传、展位、资料印刷等。同时规定了展示内容和时间,付款方式和期限,以及甲乙双方各自的义务。合同旨在维护展会秩序,保障双方权益,实现公平互惠。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工伤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待遇。私了赔偿金额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协商以确保合理赔偿。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救治受伤员工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排查和事故报告。根据相关法规,事故现场人员需及时报告,而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时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介绍了工伤认定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