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法法律法规 > 公司法法规 > 如果认定以贷还贷合同

如果认定以贷还贷合同

时间:2024-08-05 浏览:5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5572

  根据从司法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可以根据以下具体情况推定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有“以贷还贷”的共同的意思表示:

  一、款项根本没有贷出,只是更换贷款凭证的;

  二、借款人短时间内归还贷款的(如上午贷出款项,下午即归还);

  三、新贷款恰好是旧贷款本息相加之和,借款人又在较短时间内归还旧贷款的。

  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以贷还贷”的共同意思表示是“以贷还贷”成立的条件,因此,要避免简单将以下两种情况作为“以贷还贷”处理:一是借款人单方面决定将借款偿还旧贷的;二是金融机构单方面决定扣收借款人的借款还贷的。如果无法查明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之间“以贷还贷”的共同意思表示,又不能推定的,不能作“以贷还贷”处理。

  “以贷还贷”借款合同的效力问题是金融机构和借款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不仅影响到“以贷还贷”主合同的效力,而且还影响到“以贷还贷”担保合同的效力。对“以贷还贷”借款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在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

  我国现行法律、行政法规对“以贷还贷”行为没有限制,目前也没有事实证明“以贷还贷”行为有社会危害性,如果“以贷还贷”借款合同确属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的话应当认定为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原经济庭庭务会议“关于以贷还贷”的《庭推精要》也倾向于多数人意见认定“以贷还贷”的行为有效。因为 “以贷还贷”现象非常普遍,各个专业银行都或明或暗地在搞“以贷还贷”,如果认定无效,打击面太大,社会效果不好。作为金融主管机关的中国人民银行曾有意见认为,“以贷还贷”是流动资金使用方式之一,但对金融界广泛存在的“以贷还贷”现象并没有以中国人民银行的名义正式发文加以肯定,只是人民银行下面的部门有书面意见肯定“以贷还贷”,不能代表人民银行的意见。

  对“以贷还贷”行为,现行法律、法规并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但也没有明文禁止。按照合同理论,不违反法律、法规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视同合同行为,这种行为只要是行为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就应当确认其效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抵押物优先受偿判决书的撰写

    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原告银行与被告王某夫妇借款合同纠纷一案。银行向被告提供了贷款并以抵押车辆为担保。但自4月以后,被告未能如期偿还本息。案件经开庭审理后,法院认定银行享有对抵押车辆的优先受偿权,并要求被告偿还借款及利息,并支付罚息和律师费用。

  • 被放高利贷的人起诉应如何处理

    被放高利贷的人如何起诉处理的问题。建议被放高利贷的人应积极应诉,提供真实借款证据拒绝支付过高利息,合同约定的利息应符合国家规定。高利贷行为应受到严厉打击和惩罚,超出法定利率标准的部分利息应被认定为无效,相关人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 未成年人的高利贷是否违法?

    我国关于未成年人高利贷的法律约束。高利贷被认定为违法行为,民间借贷受民法和合同法保护。利率超过年利率36%的部分被认定为无效,出借人不得请求超过部分的利息,且借款人可要求返还已支付的超标利息。

  • 高利贷的时效计算方法

    高利贷的时效计算方法。民间借款合同可分为有偿和无偿两种形式,高利贷应认定合同无效并可能受到处罚。有偿合同的利息计算有规定,不得扣除利息计入本金或计算复利。高利贷的诉讼时效和借款时效相同,从还款日开始计算,超过诉讼时效可采取多种方式保护债权。

  • 高*贷的法律处理方式
  • 公司法人被执行高消费会影响个人财产吗
  • 公司法人可以诉公司吗
公司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