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之争主要涉及合同生效后增加的工程量以及未经三方签字记录的隐蔽工程详细数据。发包方仅凭承包方施工日记进行结算,而发包方对此提出异议。
计费系数之争主要由于承包方资质变更、施工队属于挂靠单位或承包方由不同资质的单位合作组成。该争议在结算领域表现为计费系数的争议。
该争议涉及建设工程中承包方对外租赁大型机械设备的费用。承包方认为这些费用应在工程款外另行计费,但发包方认为在合同款外支付设备租金不合算。
建设工程竣工决算时间的争议主要涉及工程竣工的概念。承包方提交决算报告的前提是工程已经完成,但发包方对竣工的时间提出异议。
违约之争在建设工程结算纠纷中比较常见,包括承包方的逾期竣工、发包方未能提供施工条件、中期擅改设计、未按进度支付款项等情形。这些违约行为最终以违约金的形式反馈到工程款的结算中。
建筑材料品质之争涉及工程招投标时对主要建筑材料品质的要求或承诺。由于建筑材料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承包方有时会采用合同外的其他建材,从而引发结算纠纷。
由于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和分工细致化,一个大型建设工程难以由单一的总承包商完成。因此,总承包单位会将其中的专业工程和劳务作业分包给相应的分包单位。如果发包方只进行部分结算,就容易引发总包与分包单位之间的争议。
建设工程竣工移交后,承包人在保修期内应履行保修义务。为确保承包方履行保修义务,发包方一般在合同中约定支付95%工程款后,余下的5%工程款在保修期满后支付。这部分款项的争议在于承包方是否在保修期内适当履行了保修义务。
工程款按支付阶段不同通常可分为预付款、进度款、竣工结算款和质保金。
预付款是发包人在开工前预付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工程施工准备的款项。预付款比例一般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
进度款是发包人根据工程完成情况在施工期间应支付给承包人的一种工程价款。通常进度款为合同价的70%。
结算款,即竣工结算款,是指工程竣工结算后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除质保金外的剩余工程价款。竣工结算款等于竣工结算价减去质保金和已付款后的金额。竣工结算款的支付前提是工程竣工验收合格。
和解是指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妥协与让步达成协议,自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
调解是指第三方在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下,根据法律、法规、政策、合同约定和社会公德,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
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并且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
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通过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以上是关于追加工程款纠纷案由的相关资料。工程款纠纷的案由包括工程量之争、计费系数之争、大型机械租赁费用的计费之争、竣工决算时间之争、违约之争、建筑材料品质之争、总包与分包之争以及5%尾款之争。工程款包括预付款、进度款、结算款和质保金。解决工程纠纷的基本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
解除建筑工程合同纠纷的四种解决方法,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同时,也介绍了遇到律师代理合同纠纷和建筑工程保险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纠纷,应先尝试和解和调解,如无效可考虑仲裁和诉讼。律师代理合同纠纷需把握签订和执行合同环节,纠纷发生后
如何处理建筑合同纠纷问题。对于此类纠纷,可以采取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涉及建筑违章和危机公共安全的情况,需行政机关介入。此外,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处理流程包括和解、协商、仲裁和诉讼。当事人可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选择适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建议咨
本文介绍了解决建筑工程纠纷的几种法律途径: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和解是当事人自愿协商解决争议的方式,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调解是由第三方疏导当事人进行协商和解的活动,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等。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协议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作出裁决的方
工程承包合同纠纷处理主要有和解或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方式。和解是当事人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争议,调解是由第三方主持解决争议。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当事人自愿参与,不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