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国际文化贸易是什么

国际文化贸易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49
随着网络的发展,地球逐渐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这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国际文化贸易业变得越来越普遍,我们不仅能向其他国家展示我们的文化,同时也能学习其他国家的长处。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际文化贸易是什么

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间文化贸易已成为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而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产值中亦占有很大比重,正成为其出口支柱产业之一。正如美国学者沃*夫所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相对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有关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却刚刚起步,本文选取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作为研究标的,试图通过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梳理和综述,并结合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理清其概念的逻辑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

国际文化贸易的特点

国际文化贸易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一国国际贸易中的敏感地位和重要性。国际文化贸易的对象既涉及文化产品又涉及文化服务,从而使其兼具有国际货物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具体体现在:

1、贸易市场的高度垄断性。国际文化贸易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这与各国在文化生产和文化服务方面的能力、技术和资源差异、文化市场的文化商品受各国历史特点、区域位置及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关。因此,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垄断性较强,表现为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文化贸易的垄断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劣势。

2、贸易保护方式具有隐蔽性。文化具有独特的渗透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传达着观念、价值和生活方式,是极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文化贸易的价值超过了其商业价值,与其他贸易相比,它会在意识形态等方面对输入国消费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文化贸易是各国服务贸易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也由于文化贸易标的物的特点,各国无法通过统一的国际标准或关税进行限制,而更多地采用国内的政策、法令的修改进行限制,如市场准入制度以及非国民待遇等非关税壁垒形式。

3、贸易自由化的例外性。由于图书出版、演出服务、广播影视、网络服务及教育等文化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等敏感领域,因此,各国在文化贸易的开放程度上,都十分谨慎,各国政府对文化贸易的各种限制和保护远远超过货物贸易,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文化贸易的自由化进程。到目前为止,只有美国和中非2个国家完全开放了自己的文化市场。

4、贸易约束条例的相对灵活性。世界贸易组织一直致力于寻求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但从文化贸易概念出现之日起,“文化例外”就成为一种不成文的主张,为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政府所接受并广泛运用于文化贸易政策中。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对于文化贸易的约束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5、与其他产业的强烈交融性。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不同的文化服务,融入到了几乎所有的产业和贸易领域,品饮文化、居住文化、服饰文化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反映出多样的文化价值取向。尤其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加速了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大了扩展范围,因而更增强了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可贸易性。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概况

    中国对外反倾销立法的概况。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199年的对外贸易法,后来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并适应加入世贸组织的需要,颁布了反倾销条例。立法动机主要是维护对外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保护国内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华反倾销频发,中国因缺乏反倾销法规而无力

  •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与节能灯的普及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现状与节能灯的普及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照明能耗巨大,节能灯推广面临挑战。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T6型节能荧光灯,节能效果显著,但市场推广初期遭遇困难。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让人们了解并认可其节能产品,

  • 我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

    中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体系,包括产业法范畴和企业法范畴的准入规制。该制度旨在确保外资进入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要求,随国情变化而调整。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并强调了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
  • 票据市场的客户细分
  • 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和有效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