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程序 > 个人承包合同下,是否允许砍伐荒山上的林木?

个人承包合同下,是否允许砍伐荒山上的林木?

时间:2024-09-3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498

  一、什么是非婚生子女?

  婚生子女是男女双方在依法确立婚姻关系后所生育的子女,而非婚生子女则是在依法确立婚姻关系前或婚外行为所生的子女。

  二、婚姻法对非婚生子女有何法律规定?

  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三、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归谁?

  《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拥有同等的抚养权。在司法实践中,非婚生子女的抚养权依据以下方式确定:

  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性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第二,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以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以准许。

  第三,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以准许。

  四、非婚生子女抚养权怎么争取?

  由于父母没有合法的婚姻关系,非婚生子女往往让许多人“另眼相看”,承受着不该承担的压力。那么,为了亲自抚育非婚生子女,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当事人需要多照顾孩子,与孩子增进感情。同时,需要从以下方面收集证据,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1)证明自己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2)证明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

  (3)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

  (4)另一方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

  (5)己方收入稳定、对方收入不稳定长期离家不回;

  (6)对方有不良嗜好、赌博、酗酒、吸毒等恶习;

  (7)己方思想品德好、对方对离婚存在过错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个人承包合同下,是否允许砍伐荒山上的林木?

    非婚生子女是指在依法确立婚姻关系前或婚外行为所生的子女。根据我国《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根据《婚姻法

  • 民间借贷能否用工资卡作抵押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工资卡是不具有财产价值的,所以不能用工资卡作为抵押物,可以抵押的财产包括抵押人所有的房屋、机器、交通运输工具等。(五)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借贷双方如果在合同中约定的利率超过

  • 山地出租合同怎么写

    为发展林业生产,培育和合理使用高品质高质量苗木资源,加快荒山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作用,促进闽西经济发展,根据上级开发荒山精神,引进国外种苗生产技术,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直接通过拍卖实行承包经营的土地有哪些

    依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直接通过拍卖的方式实行承包经营土地的情形是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第四十九条 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的,应当签订承包合同,承包方取得土地经营权。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承包期限等,由双方协商确

  • 抵押合同是否允许包含担保人?
  • 荒山开发承包合同范本是怎样的
  • 农村开荒地的使用权规定的归属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