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公司迅速调整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策略,推动建立政企联动机制,有效促进电网建设。截止目前,全省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率达到100%,220千伏项目试点环境监理率达到50%以上。在2014年开工的500千伏项目将全部实施环境监理。”1月14日,国网黑龙江电力公司基建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公司在电网建设调整环保管理策略所取得的成效。
据了解,2013年,黑龙江省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精神,取消和下放一批审批项目,其中非跨辖区的220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项目,由所属市(地)、县核准及监管。黑龙江电力公司主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在总结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积极调整环保管理工作策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管理工作适应新要求。
“在220千伏抚远输变电工程建设初期,因施工地段多为农耕地区,工程建设单位为不影响秋收及减少对土地植被的占用面积,精心策划项目环保实施方案,并选在农作物秋收后的时间进行施工,为工程后续推进奠定了环保基础。”承担部分线路工程施工的牡丹江供电公司线路工程处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三集五大”新模式正式导入启动后,黑龙江电力公司按照“大建设”体系建设要求,不断强化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动与环保部门协调沟通,理顺管理程序,有效搭接市(地)、县,组织各地(市)公司与当地环保部门建立项目开工环保申报、工程建设阶段环保检查、工程竣工环保预验收、环保投诉联系等工作机制,8个建设单位与地方环保部门无缝对接,6个单位建立了环保沟通联系制度,3个单位制定了环保工作管理办法。电网建设政企环保联动增强了与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互动,与环保管理部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提高了“三同时”及竣工环保验收的实效。
黑龙江电力公司制定了《电网建设项目竣工水保环保验收工作实施细则》,得到黑龙江省水利厅和环保厅的认可后下发执行,有力推进了水保环保专项验收工作。同时,作为项目法人履行项目建设和验收环保职责,黑龙江电力公司在项目建设中严格做到“三不”:不降低环评方案批复要求,不变更环保建设项目,不减少环保建设投资。在项目验收中严把“三个环节”:自查整改环节,现场调查和检测环节,验收文件审查环节。
2014年,黑龙江电力公司将继续强化电网建设政企环保联动机制,积极向环保部门提报环境保护“三同时”落实方案、措施及时间节点,主动接受监管,按季汇报进展,重点关注投诉与舆情处理,逐步实现电网建设项目环保管理高效顺畅。同时,将建设单位环保考核纳入基建综合评价,将投标单位环保业绩考核纳入工程施工、监理招投标文件中,有效促进批复落地。在环保措施上,明确提出原状土回填、环保标准公示、噪声控制措施公示和投诉电话公示等要求,提高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水平,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电力供应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用电地址、用电容量和用电性质,供电方式和供电质量,用电计量、电价及电费结算,以及用电安全等方面的规定。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用电人不得擅自改变用电性质和容量,供电人应按约定的供电方式和质量标准供电,以及双方应保
中国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文章详细阐述了犯罪构成、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区、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刑罚的最高限度以及加强打击破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分子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刑罚。
培训及验收标准的相关内容。培训包括设备使用和相关技术的培训,时间不少于40小时。预验收在制造厂商工厂进行,包括外观、结构、出厂检测数据、试运行等方面的检查。最终验收在用户现场进行,涉及设备到达现场后的开箱验收、基本技术指标的技术验收等。设备保修期为三
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刑罚标准和具体判定。针对破坏程度不同,该罪的刑罚有所区别,若破坏行为危及公共安全程度严重,最高可被判处死刑。该罪对象限定于电力设备,其他财物不构成此罪。同时,如果行为人以放火、爆炸等方法破坏电力设备,将按照特别法条优于普通法条的原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