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超市存包丢了谁负责?
去年4月,刘女士到某超市购物,把包存在超市存包处(包内放有手机、现金等物品),半小时后当其取包时,超市服务人员告诉她,刚才你的包被盗了。超市当时只给了刘女士50元开锁费。超市方面认为:超市看包没有看管包内物品的义务,他们存在过失行为,拒绝作进一步赔偿。刘女士不满意协商结果,到消协进行投诉。经消协多次调解,超市最终赔偿刘女士现金400元。
专家点评: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进认为:本案由一起意外的刑事案件引起,事件发生后超市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显然错误。因为存包工作人员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其行为后果的承担者是超市而不是工作人员。保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是经营者的义务,超市应当查找管理漏洞,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案例2:包装盒磨损也要收磨损费?
去年6月,张某在汝阳县某通讯器材店花1380元购买一部某品牌手机。不久之后,张某发现手机出现显示屏发热、待机时间短等故障。张某随即要求退货,但店主却说:“退货不能影响第二次销售。说明书和包装盒已经磨损,需要收磨损费50元,否则不予退货。”双方发生争执,张某到汝阳县消协进行投诉。经消协人员调查,张某投诉属实,该店提出“收磨损费50元”没有法律依据。经调解,最终该店负责人把1380元手机款全额退还给张某。
专家点评:河南洛太律师事务所律师任崇宇律师说:正是因为客观上无法保证每一件产品都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所以才有通讯产品三包规定。手机店营业员提出的磨损费没有法律依据,是一种明显的推诿行为。消费者不打开包装,不使用说明书,也就无法使用手机,更无法发现手机的质量问题。遇到这样的情况,消费者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商品三包期限在换货后是否重新计算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中关于换货、退货、修理的相关规定。对于在三包期限内的产品,如果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有权选择换货或修理,并且换货后三包期限会重新开始计算。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实施三包的部
关于鞋子的三包期问题以及产品维修的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在三包期内,商家需负责修理、更换或退货,并赔偿消费者损失。虽然三包期已过,商家仍有权对产品进行维修并要求消费者支付维修费用。文章还详细说明
手机屏损坏后的三包权益保障问题,依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非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坏可要求修理或换屏,人为原因则无法享受三包。同时,如商家欺诈销售,如以翻新机冒充新机,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
汽车配件在三包期内更换的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车主无需承担更换费用,但没有赔偿权利。对于包修期内的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可凭三包凭证免费修理。在特定条件下,如发动机或变速器主要零件出现问题,消费者可选择免费更换或退货。此外,易损耗零部件在质量保证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