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6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完善企业贸易信贷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综发[2009]36号文件)。这是继去年开始实施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办法后的第六个文件,表明我国外汇管理政策变动之快。
36号文件明确了总额管理变为余额管理的原则。虽然"总额"和"余额"只差一个字,但其含义却大相径庭,其中还隐含着政策放宽的意思。
根据过去的政策,对于已报关到货90天以上仍未对外支付货款的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延期付汇的登记,登记额度为上年付汇总额的25%。
而现行政策下,对于已报关到货90天以上仍未对外支付货款的企业,可以在网上进行延期付汇的登记,登记额度为企业前12个月进口付汇额乘以基础比例,再减去已确认付汇登记金额和延期付款注销确认金额的差额。
举个例子,假设A企业上年的付汇总额为1000万美元,截止到2009年4月30日,该企业已在网上登记并注销的延期付汇累计金额为100万美元。根据过去的政策,该企业未来可以在网上正常进行延期付汇的金额为150万美元。而根据现行政策,该企业可用额度则为250万美元。
这一政策的变化对于采取超过90天以上结算方式的进口贸易企业来说是一个利好。
在文件的第二部分,对于已经证明取得货权的交易,明确了企业可以免做预付贷款登记。根据规定,如果企业在取得海关签发的进口货物报关单之前已经对外付汇,并且已经取得运输单据或者在"中国电子口岸-进口付汇系统"中有进口货物报关单电子底账,那么无需办理预付货款登记手续。
尽管这一规定免除了预付货款登记的程序,但是企业通过预付货款的途径对外付出外汇后,仍需要到外汇局进行进口核销,这也是这个政策不便利的一个表现。
对于我国的外汇管理政策,越来越感觉到其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进出口贸易结果的最终体现,通过政策来控制外汇的流入流出,实际上是事与愿违的。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和相关内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出口信用机构向贷款银行提供还款保障的政策性保险,承保政治和商业风险,赔付比率为95%。其依据基础合同是出口买方信贷贷款协议,保险货币一般为贷款协议货币。保险责任包括因政治事件和商业事件导致借款人未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市场化程度提高,保险品种增加,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然而,国内保险市场受到冲击,管理难度加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对此,应采取逐步开放市场、适当限制外资企业进入、选择合适
国际贸易中的几种常见术语,包括货交承运人(FCA)、船边交货(FAS)、船上交货(FOB)、成本加运费(CFR)、成本运费保险费(CIF)、运费付至(CPT)和运费保险费付至(CIP)。这些术语涉及货物的交付、风险转移、运费负责、保险责任和关税责任等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原产地证是出口国特定机构出具的证明货物为该国原产的文件,分为优惠性原产地证书、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和专用原产地证书。优惠性原产地证书能使出口产品在进口国享受关税减免待遇,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包括一般原产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