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
时间:2024-07-07 浏览: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
定义
国际保理业务,又称保付代理业务,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
运作程序
具体来讲,国际保理业务的运作程序如下:1. 出口商以赊销方式出售商品。2. 出口商与本国出口方保理机构签订协议。3. 本国出口方保理机构要求进口方保理机构对进口商的资信进行调查,确认其信用可靠。4. 进口方保理机构对出口商确定一个信贷额度,额度内的坏账由进口方保理机构负责,超额部分由出口商自己负责。5. 出口商将货物装运后,凭相关单据直接向出口方保理机构收取80%至90%的货款。6. 进口方保理机构负责向进口商催收货款,并将货款划付给出口方保理机构。
保理业务的本质
保理业务本质上是一种由出口保理商提供的应收账款贴现,同时由进口保理商担保的业务。
保理业务的分类
根据保理业务中涉及保理商的多少及保理商之间的关系,保理业务可分为双保理模式和单保理模式。- 双保理模式多用于国内保理业务中。- 单保理模式多用于国际保理业务中。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实现。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企业需加强国际采购的风险控制。风险价值分析能降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采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采购计划风险、存量风险和价格风险
-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最惠国待遇是将一方给予的优惠不低于第三方所获得的待遇,这是一种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承诺给予的条约规定。最惠国待遇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无条件与有条件、无限制与有限制、互惠与非互惠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最惠国待遇在适用范围和条件上有所区别。
-
第一次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
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首次办理需准备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并复印第二联填写,还需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说明、进口设备物料清单及企业合同章程等相关材料。而第二次办理则需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复件第二联及其他相关文件
-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定义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自动进口许可证适用于任何企业,主要用于统计进出口业务量,其办理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自动进口许可证由外经贸部授权机构签发,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许可证有效期为六个月,可延期或变更。部分贸易方式可免领
-
关贸总协定中的贸易自由化原则
-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
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