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属因人身损害死亡后,所得赔偿在家庭内部原则上应按照以下方式分割:
1、丧葬费:丧葬费应归丧葬事宜的出资者或操办的近亲属所有。
2、赡养费:赡养费应归被赡养人所有。
3、抚养费:抚养费应归被抚养人所有。
4、扶养费:扶养费应归被扶养人所有。
5、死亡赔偿金: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分割。
6、精神损害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由配偶、子女、父母共同分割。
关于死亡补偿费(即死亡赔偿金)性质,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20年。这两个条文中的死亡补偿费、死亡赔偿金应为同一内容。该司法解释摈弃了以往的死亡赔偿金按受害人死亡导致其生前依法定扶养义务供给生活费的“扶养丧失说”,而采用了“继承丧失说”。死亡赔偿金的性质界定为收入损失的赔偿,即因受害人死亡导致的家庭整体收入的减少,并规定20年的固定赔偿年限。因此,死亡赔偿金为赔偿义务人对受害人家庭可以预期的未来生存年限中的收入的赔偿。
死亡赔偿金应属夫妻共同财产。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界定,死亡赔偿金是受害人未来生存年限的收入的赔偿,仅是一种推断受害人的生存年限,应视为受害人还能生存20年。从死亡赔偿金是死者未来20年的收入的一种补偿,就能推断出死者的夫妻关系仍能假设存续20年。那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之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属夫妻共同财产。故死亡赔偿金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分割。
死亡赔偿金不是遗产。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死亡赔偿金只是受害人死亡后,依照法律规定的法律后果而给予的补偿。死亡是法律事实,而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则是一种假设和推断。因此,“继承丧失说”只是确定赔偿义务人的赔偿范围、项目及性质,不能说明死亡赔偿金是遗产的范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行为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针对盗窃、诈骗、哄抢等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情节较轻的行为,会处以拘留和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行为,会处以更长时间的拘留和较高金额的罚款。此外,文章还涉及对公共设施如公共设施、航空设施和铁路设施的破坏行为的处罚规定。
职务侵占钱款是否算敲诈的问题。文章指出,职务侵占钱款的行为如果达到数额较大,且使用威胁、要挟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就构成了敲诈勒索罪。文章还介绍了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和构成犯罪的要素。
湖南道县一起赡养纠纷案件。老夫妇因长子多年未履行赡养义务而将其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决长子承担赡养费用,但儿媳不具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案件引发网友热议,强调子女应履行赡养义务并关注老年人的权益保障。法律依据方面,仅子女及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负有
在我国起诉敲诈勒索罪所需的证据种类和证据确凿充分的标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包括物证、书证等八种。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且需要重视证据和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满足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才能认定被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