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有下列情况的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1、应当出庭的当事人因为重病不能出庭应诉的,需要提交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书;
2、应当出庭的当事人因为特殊任务不能在开庭当日出庭的,一般所指的特殊任务,是指公安机关等执行的刑事侦查任务或者军队执行警备任务等,其他的原因不属于本项中的特殊任务,应当提供单位的证明文件;
3、应当出庭的当事人因有其他案件在本案开庭通知送达前已经确定开庭时间造成冲突的,应当提供其他人民法院出具的传票或者出庭通知书;
4、应当出庭的当事人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出庭应诉的,包括需要抚养的人员重病或者到达法院的道路出现滑坡等情况,不能到庭,应当出具有关部门开具的证明文件。
二、什么是延期审理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经确定开庭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延期审理只能发生在开庭审理阶段,延期审理前已进行的诉讼行为,对延期后的审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三、诉讼中止与延期审理的区别有什么1、适用范围不同
诉讼中止可以发生于诉讼程序开始以后一直到判决作出以前的任何诉讼阶段,而延期审理则只能适用于开庭审理阶段。
2、适用效果不同
诉讼中止将造成本案诉讼程序的中途搁置,受诉法院和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就本案的一切诉讼活动都应当停止进行;延期审理只是将本案开庭审理的日期拖延,有关诉讼活动并不因此停止,比如通知证人到庭。
3、恢复审理方时间不同
诉讼中止的法定情形来自于诉讼外,何时恢复诉讼,通常受诉法院是很难左右的;但是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来自于诉讼之中,恢复审理的日期通常由人民法院确定。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行政诉讼能延期开庭吗的相关内容。像打官司开庭这种事情,都是会提前告知的,所以事先最好安排一下自己的时间,虽然可以申请延期开庭,但是手续之类的非常麻烦,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申请成功。
犯罪嫌疑人送检前是否一定会被捕的问题。案件移送检察院并不表示犯罪嫌疑人必定被逮捕,逮捕与审查起诉无必然联系。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若有逮捕需求,需提交逮捕申请并经过检察院审批。检察院审查逮捕时,可讯问犯罪嫌疑人及询问证人,辩护
中国民事案件中上诉程序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上诉到开庭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第二审审结期限有限。同时详细阐述了民事案件上诉的条件,包括原告与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以及案件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和管辖等。文章还指出
民事诉讼案件开庭时间的相关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开庭时间与送达和适用程序有关。简易程序案件当事人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内开庭,普通程序案件需30天后开庭。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公告送达期限为60天。民事案件立案及开庭时间具体程序包括立案通知、答辩
法庭审理笔录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法律规定。法庭审理笔录是记录法院裁判案件全部审判活动的书面材料,真实反映庭审过程,具有法律依据。书记员需按法律规定记录法庭审理活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权申请补正笔录。法庭笔录应当在庭审过程中当庭宣读,并在确认无误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