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渎职罪 > 徇私枉法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徇私枉法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时间:2025-03-10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1731

一、徇私枉法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1.在主体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滥用职权罪的犯罪主体多为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而徇私枉法罪的犯罪主体则主要集中于从事侦查、检察、审判等司法工作领域的专业人士。

2.从客体角度来看,两罪之间亦有显著差别。

滥用职权罪的主要侵害对象是国家机关的正常运作秩序;而徇私枉法罪所侵害的客体则为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运行机制。

3.在客观方面,滥用职权罪表现为当事人滥用职权的行为,使得公共财产、国家及人民的利益遭受了严重损害;而徇私枉法罪的客观方面则主要体现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为了个人私利或情感因素而枉顾法律公正性的行为。

《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区别

1.犯罪性质的差异性分析。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滥用职权罪在客观层面的本质特征在于对职权进行了“滥用”。

这一“滥用”现象主要呈现出两种层次:其一是逾越职权的滥用,具体体现为人行为对于法定权力范围的僭越,违法决断并处置无权管辖的事务;其二是非法行使职权的滥用,即行为人违反法定的公事处理流程,任意妄为之地处理公务。

与此相对应,玩忽职守罪在客观方面的核心特征则是对职守的“疏忽大意”。

这一“疏忽大意”行为主要展现出以下两种形态:其一是未能履行职责义务,即行为人视自己责任如儿戏,对法定职责义务,本应积极作为却选择消极对待,放弃职守、擅离职守;其二是未尽职尽责,即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对法定职责义务,敷衍了事。

2.行为方式的对比研究。

从行为方式的角度来看,滥用职权罪和玩忽职守罪均可由作为或不作为构成,但其主要的行为方式存在显著差异,即滥用职权罪主要以作为为主导,而玩忽职守罪则多以不作为为主要表现形式。

3.结果要件的深入剖析。

根据我国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滥用职权罪只要导致1人死亡,或者2人重伤、5人以上轻伤便可予以立案调查;而玩忽职守罪除了导致1人死亡外,还需达到3人重伤、10人以上轻伤方可立案。

此外,滥用职权罪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0万元亦可立案;相比之下,玩忽职守罪则需要达到30万元的经济损失方能立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词

    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辩护内容。文中介绍了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法律规定,并指出XX区价格认证中心的《价格评估报告书》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同时李XX出售国有资产的行为已超过追诉时效。最终请求法院依法宣告李XX无罪。

  • 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规决策是否构成滥用职权罪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工作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导致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严重损失,进而使国家利益受损,将构成滥用职权罪,并面临相应处罚。对于徇私舞弊的管理人员,处罚更为

  • 渎职金额多少可以量刑

    渎职罪的涉案判罚额度的判定准则和量刑标准。对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三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可以构成刑事犯罪,量刑为三至五年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果造成经济损失超过百万元,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量刑为三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渎职罪的量刑标准取决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

  • 删除自己的东西算毁灭证据吗

    删除自己的东西是否算毁灭证据的问题。对于辩护律师和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毁灭证据、伪造证据等行为,有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罚。若情节严重,将面临有期徒刑等惩罚。同时,篡改证据也构成犯罪,司法工作者犯此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 徇私枉法罪从犯怎么量刑
  • 徇私枉法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
  • 滥用职权罪与徇私枉法罪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